關於本站 | 操作說明 | 版權說明 | 聯絡我們| 問題回報 | 會員專區 | 登入
問題回報
回報類型:
回報描述:
首頁 > 檢索結果 > 詳目頁

臺南與鄭成功

資源識別代號

資料識別:JN00000101_09

資源主類別:書籍與研究論著類

題名

題名中文:臺南與鄭成功

題名外文

創作者

創作者:顏興

貢獻者
主題和關鍵詞

人名關鍵字詞:鄭成功

主題與關鍵字-資源次類別:篇章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民國40年10月24日, 1951年10月24日

描述

書刊名:臺南文化

刊別:季刊

卷期:第1卷第1期

起迄頁碼:19-27

出版地:臺南

發行地:臺南

全文逐字稿

臺南與鄭成功 顏興(補莊) (一)我國開拓臺灣之經過 臺灣屹峙我國東南大海中,爲我國東南的屛藩,而臺南則爲臺灣文化發祥地,故古所稱臺灣者實則指臺南而言。但上古文獻不足徴,如夏代禹貢的「島夷」;殷代夏革的「蓬萊」;秦代史記所載的代的「瀛州」;漢代的「東鯷」;後漢書所稱的「夷州」;皆年煙代遠,似是而非未可妄自斷定。迄三國黄龍二年(公元二三〇年)吳主孫權曾遣衛溫,諸葛直@@求夷州;那時己注意到海外新地,且實行派員訪@異俗了。迨隋焬帝大業三年(公元六〇七年)三月,焬帝道羽騎尉朱寬使求留(即琉球臺灣古名惟昔時的琉球,是否現在的臺灣,中西史地學家各持一說,就實際情况言,自以指臺灣爲近理)後三年,及遣虎賁郞將陳稜,朝靖大夫張鎭州,擊流求破之,俘獻萬七千口,頒賜百官,到這時期己漸由浮海訪求異俗,進而至畧地俘擄異族了。及唐就開始移民到海外,如唐憲宗元年,進士施肩吾從汾水率其族至澎湖墾殖即是其一例,到了元至元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一年)元師伐倭(日本)遇颶風,艨艟(戰艦)全覆;有被飄至澎湖及臺灣西岸者。後十年到至元二十八年(公元一二九一年)遣使詔諭琉球; 翌年三月二十九日遣楊祥至赴琉球國,遠望山色起伏未及岸而還;後來成宗元貞三年(公元一二九七年)九月福建平章高興遣部屬張浩赴琉球國,擒生口一百三十餘人而還。這是我國屢次經畧臺灣的梗概。爾後中土的人,遂漸次與澎湖及臺灣接觸起來,唯那時的臺灣,是個荒島,瘴氣癘疫,瀰漫南北,觸者輙病,病的多死,加以野蕃嗜殺異族以此頗不合中土人士的生活條件,故中土人多止於澎湖。於是漢人移住澎湖者日增。澎湖至是交通漸繁。乃至非設官施政不可;遂於至元中(約公元一二八一年)在澎湖巡檢司,是臺灣置史之始。迄元亡明興,明太祖恐海@外島,易爲桀鶩之徒所嘯聚,乃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命信國公湯和巡海上,把移住澎湖的中土人,及原有先住民,盡行徙入興,泉二屬,並廢巡檢司而墟其地,嗣後不逞之徒又常潛聚該島,倭寇亦常停泊於此,迨宣宗宣德五年(公元一四三〇年)宦官鄭和(三保)率舟師航海,南洋群島,@@至臺灣,始稱臺灣爲東番,而臺灣的名稱,實始於明季有蒲田人人周嬰著遠遊篇稱爲臺員,臺音員與灣同□有謂赤崁和臺灣均係古番社名□尙待考證。又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都督□大□,□討海寇林道乾,追至臺灣海面,並巡哨鹿耳門以歸。乃留師駐澎湖□萬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日本有取雞籠(係指臺灣)之議,明廷乃詔海上警備,由是而重視澎湖爲國防上的前線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一二年)又置遊兵於澎湖,翌年日本征韓大將軍豊臣秀吉旣伐朝鮮,並有謀取臺灣的野心,遣使赴呂宋(菲律賓)途次致書於高山國(即臺灣南部打狗山蕃族)這是日本窺伺臺灣之□,二十五年(公元一五九七年)澎湖始設衝鋒兵,到這時澎湖常爲駐札軍的區域了。 (二)葡萄牙人發見虖爾摩沙 先是公元一五一〇年,歐人始發現太平洋的大海,在印度洋北方;翌年葡萄牙王拏馬拏伊而一世,遣安篤費得,向中國進發,公元一五五七年,佔據廣東河口一要港,遂□其地為「澳門」,他們常航海來往中國海峽,遙望見臺灣的山色如畫,嘆賞狂呼爲「虖爾摩沙」,蓋讚美爲「美麗之島」的意思;這是歐人發現臺灣之屎吧。但我國自尚書所載島夷以迄葡葡牙人發現虖爾摩沙,其相距凡三千八百餘年。(唯島夷史地學者有爭論,還待考究。)臺灣古爲先住民(高山族)聚族,散佈居於中央,南北各山脈及東西海岸的平野,度其原始生活之地。從前中國桀鶩之徒,或倭寇亦常來與先住民接觸,交易,但未常有久居的。 (三)顏鄭的佔據 明天啓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有福建海澄人,顏思齊字振泉,會旅居日本國,好結交豪傑,謀覆幕府勢力,事洩愴惶率同志二十八人,逃至臺灣入北港(今雲林西)遂據之。後來又招南安人鄭芝龍(即鄭成功之父)自日本來附。是年我民族英雄鄭成功正誕生在日本平戶千里濱地方時中國各地多變亂,民不聊生,閩南饑民聞風來歸的有三 千餘人,未幾思齊死,衆擁芝龍爲首領□繼續其衆;屢次率船隊進擾閩,粵沿海□所向披靡,官兵不能禦,輙遣吏招撫,芝龍遂降明,而棄臺灣。這時其餘當及數千移民的華人尙散居在臺南附近。 (四)荷蘭人的竊據 先是萬曆三十年(公元一六〇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遣麻偉郞率艦隊來犯澳門,被明兵與葡萄牙人合力,將其打敗,乃偕漢奸李錦等,逃至澎湖據之;旋被明兵逐走,天啓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復大舉侵擾澎湖,並築城居之久留□去。天啓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正月福建巡撫南居益,遣總兵兪資臬,率兵二千從鎮海進擊,荷蘭敗績相持八個月;明軍攻破媽宮擒荷將高文律以下十二人斬之;荷人遂棄澎湖,九月逃至臺灣入臺江@一鯤鯓(今之安平)遂撫新港,蕭壠二社土蕃;於是得寸進尺,再併召加溜□□豆等社,荷人初誘土蕃奉天主敎,先用利誘之繼則恩威並濟,後又收撫南北諸蕃社,以新蕃蕃語編敎科書,及祈禱文,十戒等書,並設學校,及靑年訓練所,廣施敎化□@政治以理政務□□□成。 (五)西班牙人窃據臺灣 西班牙人久垂涎臺灣,後來見荷人□□□臺灣南部□遂起忌,乃於天啓六年(公元一六二六年)五月藉保護商業爲名從呂宋率艦隊來據臺灣北部雞籠(基隆)淡水兩地並在該兩地方□築城,建敎堂,設政冶以撫土蕃,這時島之南北,遂爲荷西兩國人所分□。 當是鄭芝龍因剿海寇劉香等□□建奇功,已升任都督,會閩大旱芝龍乃向巡撫熊文燦建議,以海舶徙飢民數萬人至臺灣,每人給一金一牛,使荒土。荷人利用華人勞工闢拓,漸成邑聚;漳,泉之民從之者如歸市人口增達十萬,荷人在北汕尾(安平之北)方設東印度公司商館任命馬爾珍孫克爲首任太守。崇禎三年(公元一六三〇年)於一鲲身築臺城(熱蘭遮城)駐荷兵二千八百名守之,以固海防。崇禎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荷太守德拉載尼士遣兵進攻淡水。不克敗回。翌年九月荷人乘呂宋南部有事。雞籠淡水水守備薄弱,再出兵,以荷提督韓得利克哈羅塞,率三艦北進□西班牙兵不敵,棄城逃去,荷人遂並有雞,淡之地。西班牙人之佔據北部凡十二年,至是島的南北悉歸荷人之手,此時土蕃順服荷人者有二十八社。永曆四年(公元一六五〇年)荷人又在赤崁(今之臺南市)築普羅民遮城(及赤崁樓址)與熱蘭遮城相崎角。以爲,行政中心;於是日趨繁榮,荷人恃着自已組織之固,兵器之銳,對於經商于此的日本人,與生長于此的土蕃,皆加以壓迫,且課以重税;而對華人尤甚□更視同農奴。 (六)郭懷一的抗荷 華人因不堪受荷人苛虐□有甲螺郭懷一憤荷人的殘暴,糾合同志,于永曆六年(公元一六五二年)中秋夜設 宴遍請荷蘭宦紳,巨商□到其@暢飲當□紅酒綠興醉髙釆烈當兒,出其不意,伏@人@□□席荷人,並襲擊普羅民遮城縱火焚市□,將□赤崁□□的荷人屠戮無餘 。旋守一鯤鯓荷兵聞警來援,且合土蕃丁壯工千餘人,擊退華人,在大湖激戰七晝夜,郭懷一被擄殺,是役華人戰死,及被誅夷的共七千餘人,事平之後荷人深恐華僑連絡,威震東南的鄭成功,興師來伐,乃於永曆十一年(清順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六月荷太守@一遣通事何斌至思明州餽送外國珍寶,並求通@,@年進貢餉銀五千兩,箭標十萬支,硫黄一千@;當時成功方準備北伐,無暇興兵問罪,乃姑許其請。 (七)鄭成功的北伐 鄭成功自福建唐王聿鍵被滅之後,其父芝龍本畜異志,後來又經漢奸洪承疇誘惑,果决心降淸,雖成功再三苦勸均不聽,於是父子各行其是,這時成功意志堅决,便單獨倡導拒滿復明運動,以金,厦兩島爲根據地地,不斷地向閩,浙東南一進攻,奉永明王永曆正朔,與滿州兵相抗,計自永曆五年至十年(公元一六五一年至一六五六年)曾和滿洲兵苦戰凡數十次,而以海澄一戰,最爲悲壯,同時與效忠魯王的張名振,張@言等相呼應,于永曆十一年(清順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受永水明王封為延平王,但不敢@@封號,仍稱招討大將車,乃設六官(吏,戶,禮,兵,@,工)冶理政事,當是時擁有兵士十七萬餘,勢極盛。永曆十三年(公元一六五九年)遂興師北伐水陸並進,攻陷江南等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南京守禦雖堅,亦旦夕可破。因淸守將梁化鳳詐約投降。竟乘鄭軍之怠,暗穴城反襲,與滿洲兵北下援軍夾攻,鄭軍遂敗潰。永曆十四年(公元一六六〇年)十月還師思明是年冬淸廷命滿洚達素會同總督李率泰率清兵十萬,大舉來犯,成功自引巨艦,指揮接戰,風吼濤立,一海□□,滿洲兵不習水戰大敗,首領呂@@被俘殺全師@滅,僵屍佈海,達素以損兵折將。逃至福州自殺鄭軍的軍威復振,自是滿洲兵不敢再窺金,厦。 (八)成功的進攻臺灣 滿擄敗後,沿海州縣大失,成功因年年苦戰亦思有以休養@士,再@後舉;會甲@何斌□□□□成功,並獻臺灣與圖曰:「公為何不取臺灣?臺灣沃野千里,四通外洋,橫絕大海;地足以建國,取其@是足以餉兵,進戰退守,無@于此,而蕃(高山族)受紅夷(荷蘭人)凌辱,每欲反噬久矣,以公威臨之,如狼逐群羊□。」且陳述可取狀態甚悉。成功乃集僚佐議取臺灣,宣毅後鎮吳□曾至其地力言港淺,大船難進,且多瘴癘,去必無益,同時張煌言亦遣人謂成功曰:「入臺灣則中左所(厦門)金門兩島不可守,是孤天下之望也。」諸將多有難色,獨馬信楊朝棟力主可取,成功意遂決,永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三月朔(陽曆三月三十日)成功率戰艦數百,將兵兩萬五千,武衛周全斌,何義,陳蟒,提督馬信,鎮將楊當蕭拱辰;黄昭,陳澤,吳豪,林瑞,張志@等,親祭江,留世子經守思明。而以馮錫範,洪磊,陳繩三人協守。命戶官鄭泰佐守金門島,於是操舵束甲,初三日午刻發思明,初十曰駐料羅灣候風,二十三曰以數百艨艦,趁兩萬五千兵。二十四日未刻抵澎湖分各嶼駐扎。時因乏糧,成功令洪游擊戶都事楊英,就澎湖三十六嶼取行糧,集各澳索二日,因各嶼不植禾稻,惟集蕃薯,大麥,黍稷合百餘石,不足供大師一餐之用,成功既慮乏糧,又恐北風無期,遂於三十夜三更。於風波盪湧未息,濃霧蔽海的時候開駕,率舟師在驚險之際,飢餓風雨中猛進,於四月初一日破曉到達臺灣□面,辰時至鹿耳門線外。此一帶舊有淺沙數十里,荷人及沉舟塞進港口,成功仰天禱吿曰『本藩矢志恢復,念切軍興,前者出師北伐,恨尺土之未得,還恐孤島之難居,故冒波濤,欲闢不服之區,漸寄軍旅,養晦待時,非為貪戀海外,苟延安樂,自當竭誠禱皇天,並諸列祖,假我潮水,行我舟師』並下令曰:『願征諸將,勿以紅毛火礅爲疑慮,但遙觀本蕃@首(船頭)所向銜尾以進』既雨朝水驟漲丈餘,大小@@,@橫無得銜尾進鹿耳門。(今臺南市安平區土域子附近)遂引兵登岸。晚泊禾寮港扎營近街荷蘭大守揆一聞@。疑鄭軍從天降,又該地住民群出相應予以莫大的便利,與荷兵數戰皆捷,因切斷一鯤鯓赤崁間的交通路線,令陳澤督虎衞帶生銃船隊扎鹿耳門。以牽制荷蘭甲板船的反擊,兼防禦北汕尾。是晚守普羅民遮城的荷兵中隊長,貓雞實叮輒發炮攻擊,鄭軍乃圍攻普羅民遮城,初三日揆一見大軍壓境令中隊長拔鬼仔,率島銃隊數百來衝擊,被宣毅前鎮督兵,一鼓殲滅,拔鬼仔戰歿。餘的荷兵潰退,貓雞實叮以孤城無援,乃率荷兵三百餘人出降。令招揆一來降,揆一不從。時荷人尙有甲板船泊港中,飭陳澤,陳廣奪合攻之,擊沉荷艦一艘,焚了一艘,尚有一艘逃去。□的泊靠城邊初五日揆一遣華人通事胡興同隊長詣成功只□結和約,年年納貢,並送勞師銀十萬兩。成功却之。初七日成功督師移扎一鲲身,築土臺架炮瞄撃熱蘭遮城,城上亦架炮還擊。 土臺崩壞,鄭軍退避,荷兵出城奪炮,馬信,劉國軒箭手射之。乃退入城中,成功復令馬信@□□屯禁圍困之。並斷其水源擬俟其自降。 (九)開府置縣及招撫土蕃 這時各近社土番頭目,俱來迎附。成功大喜厚宴各正副土官,並賜土官袍帽靴帶,由是南北路土番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賜,各社土蕃悉懷服。 十二日成功親臨蚊港相度地勢。並觀新港。目加溜灣,蕭壠,麻豆四社土番。向背如何,駕過土番男女扶老携幼壺漿歡迎,歡聲振野,成功各加以撫慰。這時雖熱蘭遮城未破,但兵糧已乏,二十二日乃遣@戒政並戶都事楊英同通事何斌査察各社@□□積栗米□六千石,糖三千餘担:適有吿發宣毅後鎮吳豪,虎衞右鎮陳@@部@搶掠百姓銀雨,及盜匿米粟等案,五月二日成功於打轅集文武各官會審吳,陳二犯□吳豪,伏罪被誅。陳蟒綑責革職,@時南北各路均歸約束,非設行政區域不可。乃改赤崁地方爲東都,普羅民遮城改以爲承天府,以楊朝棟鳴前尹置天與縣(今嘉義市)以轄北路,以祝敬爲知縣,置萬年縣(今高雄市舊城)以轄南路,以莊之烈爲知縣,改一鯤鯓爲安平鎮六月成功駐承天府,遣發各鎮營,歸汎。訂有規約,不許侵擾土蕃,及其他百姓。劃分地域分屯各鎮。以文衝,虎衞兩鎮駐北路,新港。中衝,義武,左衝,前鋒,游兵等鎮駐紮南路觀音山,使各自力耕自瞻以增糧食,各先發給六個開墾費,試行整兵屯田之策,八月荷蘭國,遣克寧克來接替臺灣太守揆一之職克寧克率甲板十隻,將兵七百人迨至一鯤鯓海面,見陸上鄭軍旌旗飄揚,港中艨艦縱橫,軍威甚威,正疑訝聞,而鄭軍艦隊襲至,飛射火藥,延焯荷艦,又以砲迫撃荷兵甲板負創狼狽望東而逃,旣而爪哇援兵繼至,鄭軍予以迎頭痛撃。結果荷艦又被擊沈兩艘,艦長知不敵,遂引殘兵,並召回雞籠,淡水兩地的戍兵,及載婦孺而逃,唯留丁壯準備死守。同時因援勦後鎭,後衝鎭官兵激變大肚蕃叛,竟衝殺左先鋒鎭營楊@。@病死,成功遣兵都事李胤@制各鎭毋再攪擾土社並調後衝鎭等移扎南社事遂平 這時己慮外敵,又經大肚蕃叛變,加以戶官的運糧船兩月不到,又值靑黄不接之際,官兵至食木子充饑,軍中惶惶不安成功深恐有變,乃遣戶都事楊英等@往四社買糧。但所購糴的數量,僅足供十日。當是時被困孤城的揆一,雖有困獸猶鬪之念,無如糧盡援絶。@又被鄭軍攻陷城的南隅,己失險要@所用力。成功又遣使持書勸其投降。其書曰:『執事率數百之衆,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軍?而余尤怪執事之不智也。夫天下之人,固不樂死於非命,余數吿執事;蓋爲貴國人民之生命,不忍陷之瘡夷爾□今待使者致意,願執事熟思之,執事倘知不敵獻城降則當以誠意相待,否則我軍攻城,而執事始揭白旗,則余亦止戰;以待後命,我軍入城之時,余嚴飭將士,秋毫無犯,一聽貴國人民之去,若有願留者,余亦保護之與華人同。夫戰敗而和,古有明訓,臨事不斷智者所譏,貴國人民,遠渡重洋□經營台島;至勢不得己,自衞之道,固餘所 壯也,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爲貴國所@,今余旣來索地,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聽取而歸,若執事不聽,可揭紅旗請戰;余亦立馬以觀。毋游移而不决也。生死之權在余掌中,見機而作不俟終日。惟執事圖之。』 揆一至是遂求降,其條件爲: (一)荷人得携去必需食糧及彈藥。(二)荷人携一定之金錢而去。(三)荷人得奏樂,携武器而去。(四)交換俘虜。(五)交還所奪前荷人之船舶。(六)荷蘭商會之財產與城寨一律@國姓爺(成功)。(七)荷蘭政府之圖@,得携往巴達@亞。 成功允其所請。訂約後荷人遂@城降,於十二月朔行,受@典禮@@@案@@@,初三日荷人搬運其@重@@下船,@@@荷兵五百餘人,@甲板@@以去。是被陷城九個月,荷□@一千六百餘人,荷人自天啓四年至永曆十五年,據台灣凡三十有七年。台灣至是完全歸屬成功。遂於永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十二月三日祭告山川神祇。乃改熱蘭遮城為王@建桔@門,台灣初定,為便軍政統一指揮,除留勇衛二鎮守安平,永天之外,分兵駐澎湖置安撫司守之。餘軍悉令分汎各鎮,就地舉荒,鼓勵農耕。確立自耕,自給的政策。利用@暇之餘,訓練武事。傲寓兵農之法,於是來歸的人民日眾。人口既多,住的問題,亟待解決。成功乃命各地官軍民等。@竹為籬,繩茅繞磚為屋,集@而聚,@@立社,於是@@@望,雞犬相@。凡@並用。不□□□□□□□□□□□□。□□□□。□改從□荷人的@政。令□□□總督南北,莊之□□□□路,祝敬兼轄北路。 (十)成功的治臺政策 成功治臺主嚴,文武貪官舞弊的,或侵擾居民者悉繩之以法,人民作奸犯科者,依法嚴懲。十二月承天府尹楊朝□與@縣祝敬因串通斗給陳伍屯扣軍糧,事後成功是收三人按@斬之。諸文武聞之莫不設慄。乃@@省英補承天府尹@英為人謹嚴能幹,努力闢草萊。興屯@,犯罪雖親顧不@。以黃安守安平,成功又令諸@將士各級文職等@□遷移來臺,時東荒初闢。初入臺的人多水土不服,來者多病,病者輒死。又憚法嚴。在内地者因信心不固。多有牽延不行者,亦有因而判去降清的,馬信慮命令峻嚴, 恐生異變,諫成功說:「立國之初,宜用寬典。」成功答稱:「不然法貴於嚴,庶無積弊,後之守者,自爲易治;是故子產治鄭,孔明治蜀,莫不用嚴,況臺灣新復,非嚴無以統衆,唯在制宜己」諸將乃心服,又令@英率何斌,馬信,楊祥,蕭拱辰帶弓手三百人,巡視各地番社招撫土番,番猶極爲悅服,並帶領南北各地番歸誠尊令。 成功@快@□□□□@@匹等物,各方酋大@而歸,永曆十六年(公元一六六二年)正月朔,□□□諸鎮將士,各級□□,在安平鎮@@@座,訓諭曰:「為政之道,足衣,足食而@乃可足兵。今賴皇天之靈,諸將之力,克有玆土。豈敢苟安,然食之者衆,作之者寡。倘一日匱餉,師不宿飽,則難以固邦家。今臺灣土厚,泉甘土壤未闢,當用『寓兵於農之法』□以謀光復。」 黄安請示云:「安興諸同僚,願聞開疆創業之道,幸垂明敎。」成功答稱.「法古者可以制宜。明時者可以圖治;古者量人受田:量地取賦;,至商雖變爲共田,亦行九一之法,周代因之,鄕出師徒,里出車馬,兵民無分;及秦始廢井田,後不復改,故兵自爲兵,民自爲登,籌餉轉輸,屢為國忠;故善爲將者,必用屯兵之法,如充國之屯羌中,諸葛之屯斜谷,姜維之屯漢中,杜預之屯襄陽。而後戰無之糧,守無肌色。若夫元代之分地立法,太祖之設衛安軍。乃天下已平,恐虛靡空乏。故爲農者七。爲兵者三非無故。今臺灣爲,新創之地,雖處海濱,安敢忘戰,故行屯田之法。僅留勇衞侍衞。二路以守安平,承天,餘各按人分地,南北墾荒,務使地無曠土,食有餘糧,三年之後,乃予賦税,農隙之時訓以武事,俾無廢弛,有事則執戈以戰,無事則負耒而耕,而後乃長治。」諸文武皆感服其明見分五軍駐曾文溪之北。以前鋒,後勁左衞分駐二曾行溪之南各就地屯兵。成功旣行分兵屯田,第二步的計劃就是,開發物產,建設文化,乃以陳永華爲謀士永華系福建同安人,有臥龍之風,爲人淵冲靜穆,果斷,識力過人。聘羅馬神甫稗庫羅爲咨議,徇永華的建議,設官職,招賢才,制法律,與敎育,開水利,煎海爲鹽,種蔗製糖,在短短期間中,開拓各種產業。厲精圖治,上下莫不歡欣鼓舞,而漳,泉,惠,潮各屬之民間知紛紛來附,那時已歸化的土番,對于耕作不得其法,乃令各社發農師一名,分給犂耙,耕牛,聚敎群習,於是農業聖興,一歲三熟,物產豐盛,攻治借明,貨積街衢,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民皆稱快,有海濱鄒都魯之譽。淸廷聞報愈加不安,乃從之@納海議,盡徙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於內地,立邊界,令寸板毋入海,粒米毋越疆□□者受連坐處死,以絕接濟興,怒芝龍屢屢次勸成功降清無效遂斬芝龍,並誅戮鄭氏宗族於燕京,□□鄭氏祖墳。 (十一)延平王的𧶘志與清師入臺 淸廷誅戮鄭氏宗族的消息,報到臺灣,成功聞報僻踊痛哭,命諸鎭守喪孝,誓復明室驅除韃靻,以雪深仇,當是時呂宋(菲律濱)華僑,因久受西班牙人的壓迫,聞成功開闢臺灣,皆很興奮,乃遣人至灣謁成功,請乘勝進攻呂宋以爲藩籬,成功乃先遣稗庫羅赴民尼拉;說呂宋總督入貢爲名,暗中剌探情况,而華人妄先舉事,竟遭西班牙之慘戮,或逃入山爲土番殺害,或駕船逃入臺灣,中途遇風葬身於波濤者,死者不計其數。有安抵臺灣的,又有明兵部司務林英變服經思期入臺,報吿緬人執永明王献吳三桂,且云帝己被害,成功聞此慘變,萬分痛切,旣痛君父之慘遭誅戮,且恨西班牙人屠殺華備。又傷沿海居民之受凌辱壓迫,漢奸之威嚇同胞,悲憤交集,永曆十六年(公元一六六二年)夏五月朔,初因感染風寒。(疑係惡性瘧疾)但毎日猶強登將,持望遠鏡窺海,至初八日病勢轉篤,仍極力支持起床,戴寇帶,拜讀太祖聖祖聖訓,命左右進酒,持杯飲罷嘆曰:『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以手扳面而薨。計成功自海上倡義,擧兵凡十七載。而領治臺地才五月餘(荷人去後算起)享年三十有九歲。壯志未酬,遽以身殉國,誠我漢民族的絕大損失,但其宏功偉績萬世不磨! 時世子鄭經留守思明,聞耗由思明入臺奔喪。嗣位改東都爲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爲州,增設南北二路安撫司,以撫土番,舉陳永華爲咨議參軍,以理國政,以馮錫範爲侍衞,經則親自巡視南北。變移荷蘭的風習,毁敎堂祟儒敎,敦釋道,定制度,別尊卑,漸使土番向化,兼併經營金厦兩島,永曆二十七年(淸康熙十二年公元一六七三年)適@三藩之亂,經自率兵攻克閩,廣諸州縣,至永曆三十四年(公元一六八〇年)方自思明撤退臺灣。以憂鬱成疾,乃委政於長子克臧,時陳永華已去世,而經亦於翌年正月二十八日病歿,享年四十。經歿後馮錫範于永曆三十五年二月,謀殺克臧,而立嫡子克塽,時年僅十二歲。任劉國軒總督,出守澎湖,而國政均握于馮錫範一人之手,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淸廷命施琅率水師自銅山進攻澎湖,二十二日相遇激戰,鄭軍精銳盡喪。國軒逃歸,澎湖遂失。國軒見大勢己去,無奈乃勸克塽降,克塽遂于永曆三十七年,七月遣 使議降,八月十八日正式降淸,臺灣自成功開創以還,凡 三世歷二十三年,至是明朔遂亡。 (十二)附言 著者考述臺南與鄭成功,其應述的尙多,應考的亦不少,因限於篇幅,僅約其梗概。個人見聞有限,就中錯誤在所難免,諸希諸賢達不吝賜敎則幸甚,吾臺灣時至今日。較諸當年成功的存延明祚,尤覺重要,倘這簡短的記述,能引起讀者的關懷,尤引爲我的光榮。 民國四十年九月十日晚脫稿於鳴雨廬

出版者

出版者: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發行者:葉廷珪

資源類型

型式-層次:單件

型式-資料類型:文字

資料格式
語言

語言:中文

關聯
涵蓋範圍

歷史分期:1945-1965 (戰後初期)

臺灣地區1:臺南市

外國1:臺南市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