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總論

第二章 土地

第二節  大陸地區

 

一、位置

中華民國位於亞洲中部及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倚帕米爾高原,南鄰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與中南半島,北接西伯利亞,為一海陸兼備國家,全國土地面積計11,418,174平方公里,占亞洲面積四分之一強,約占全世界陸地總面積十三分之一,為亞洲第1大國,世界第2大國。

以經緯度之位置論,其四極位置如下:

極東境:烏蘇里江及黑龍江匯合處,東經1354分。

極西境:帕米爾高原之噴赤河,東經71度。

極南境:南沙群島之曾母暗沙,北緯4度。

極北境:唐努烏梁海之薩彥嶺脊,北緯5357分。

就經度而言,地球每24小時自轉360度,每小時自轉15度,故經度相差15度之地方,時差為1小時,有劃分標準時區之必要,我國領土極西至極東境所跨經度達644分,因而我國標準時區有五,茲自西往東,列述於後:

(一)崑崙時區:以東經8230分之時間為標準。

(二)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之時間為標準。

(三)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之時間為標準。

(四)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之時間為標準。

(五)長白時區:以東經12730分之時間為標準。

就緯度而言,緯度與氣候關係極為密切,地球之寒帶、溫帶、熱帶,即依緯度之高低而劃分。我國領土之極南境至極北境所跨緯度達4957分,因而南北氣候不同,物產各殊。又我國大部分土地均位於中緯度,地處溫帶,寒暑適宜,雖較歐洲國家所處緯度為低,但如雲貴高原地勢較高,氣候並不過熱,又如西藏高原雖為世界屋脊,但以緯度較低,氣候亦不過寒,自此可知我國地理位置之優越。

以海陸位置論,我國東南濱海,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島更深入海洋,西北半壁則深居大陸之腹心,新疆、青海、西康、西藏等地正位於亞洲中部,所以我國實為一海陸兼備之大國。

惟以海陸位置之殊異,濱海區域與內陸區域之自然景觀遂大相逕庭,人文現象與經濟生活亦各異其趣。蓋海陸分布影響氣候至鉅,沿海一帶,以受季風之惠,雨澤豐沛,空氣濕潤,是以土地肥沃,適於耕作,成為全國最重要之農業區域,工商業亦隨之發達,兼有漁鹽之利、航海之便,於是城市林立,人煙稠密,沿海各大都市,逐漸成為全國經濟中心。內陸地帶,距海洋遙遠,加以山嶺阻隔,濕潤空氣難以長驅直入,因之寒暑劇變,氣候乾旱,流沙滿布,礫石遍地,除沙漠邊緣若干區域可利用高山雪水資助灌溉成為綠洲外,其他可耕地極少,故農業不盛,大多數人民均以畜牧或狩獵為業,生息於草原山林之間,其生活方式極為簡單,與沿海人民可從事多種生業者,固不能相比,而內陸人口稀疏與沿海人口稠密,更不能同日而語。

再就國際關係位置而論,我國東邊黃海、東海,均連太平洋,臺灣復東瀕太平洋,在今日海運極為發達之時,我國與西半球之美國、加拿大、中南美諸國,以及南半球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均成為關係密切之鄰邦,日本、菲律賓及印尼更為我國一衣帶水之鄰國。南海因有我國之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群島散布其間,幾成為我國內海,南洋為華僑主要活動地區,即受此種海洋發展之天惠。

 

二、疆域

我國國境,東南與東北臨海,從東京灣之北崙河口起,向北至鴨綠江口止,全與海洋相接。海洋之中,數千島嶼散布其間,臺灣與海南島為其著者;至於南海之東沙、西沙、中沙、南沙4群島,其島、嶼、礁、灘、沙、洲、暗沙等星羅棋布於南海之中,南達北緯4度附近。又我領土各處沿海具有廣大之陸棚,以及法定之領海等,均為我國海疆。

我國陸疆之接壤國家,東北為韓國與俄羅斯,北及西北為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西南為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南面為緬甸、寮國及越南。現今國界除新疆省西端及西南端與塔吉克、阿、巴、印未定界及雲南省西部與緬甸未定界外,其餘確定之國界係經數百年來多次對外交涉劃定。

 

1 中華民國之陸地境界表

 

接壤國別

境內省名

疆界情形

戡定時間

根據之條約

備註

韓國

安東、松江

以圖們、鴨綠江為天然界線。

清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

中日圖們江滿韓定界條款

 

獨立國協

(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1.東北段

松江、合江、黑龍江、興安

自圖們江北(距海口30里)之土字碑起,順長嶺山脈之天然分水嶺,有薩字拉字等碑至帕字碑,即循瑚布圖河北行,越綏芬河,抵倭字碑,經5站,循穆稜河東南山嶺,有那字碑及瑪字碑,復沿白稜河東南行,至興凱湖旁之喀字碑,越湖而東,即抵亦字碑。自此向北,以松阿察河及烏蘇里江為天然界線。烏蘇里江至混同江入口處,有耶字碑。自此以上,除江東64屯位於黑龍江以東遵封堆及壕與精奇里江為界外,餘均以黑龍江及額爾古納河為界,直至額爾古納河西岸之阿巴海圖止。

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

額爾古納河之國界肇始於清康熙28年(西元1689年)之尼布楚條約。

2.北段

興安、蒙古

恰克圖包括買賣城及後營子2鎮,前者屬我國,後者屬俄羅斯,中以木柵為界,於此立第1號界碑。自此向東循肯特山脈北麓,越鄂嫩河及奎屯河,至阿巴海圖止,共立界碑63座,自恰克圖向西越色楞格河,循薩彥嶺脊至沙賓達巴哈共立界碑24座(第1號界碑即立於恰克圖之界碑)。

清雍正5年勘定(西元1727年)

中俄恰克圖條約

 

 

接壤國別

境內省名

疆界情形

戡定時間

根據之條約

備註

3.西北段

蒙古、新疆

自沙賓達巴哈起,向西南至新疆西端烏茲別里山口止。此段國界地形最為複雜,共分8段。

經同治、光緒二朝多次改訂,至為紛繁。

界約

新疆西面帕米爾高原沿噴赤河與塔吉斯、阿富汗及印度與巴基斯坦爭執未決之喀什米爾之國界迄未訂約劃定,故未列入。

1

 

 

自沙賓達巴哈至柏郭蘇克,均循薩彥嶺及賽留格木嶺之嶺脊為界。

同治9年(西元1870年)

烏里雅蘇臺界約

2

 

 

自柏郭蘇克南行轉西沿奎屯鄂拉,經烏蘭達巴哈迄西南的大阿爾泰山(即奎屯山)西腳瑪尼圖噶圖勒幹卡倫止。

同治8年(西元1869年)光緒9年(西元1883年)

科布多界約

3

 

 

自奎屯山西腳瑪尼圖噶圖勒幹卡倫起至賽里烏蘭止。

光緒9年(西元1883年)

阿拉克別克河口界約

4

 

 

自賽里烏蘭向南轉西,沿塔爾巴哈臺山嶺至哈巴爾蘇山口一段。

同治9年(西元1870年)

塔爾巴哈臺界約

5

 

 

自哈巴爾蘇山口南行至喀拉達阪一段。

光緒9年(西元1883年)

塔爾巴哈臺界約

6

 

 

自喀拉達阪經匡果羅鄂博南至那林喀勒噶山口一段。

同治9年(西元1870年)

光緒8年(西元1882年)

伊犁界約

7

 

 

自那林喀勒噶山口南行,越汗騰格里山頂,轉西至別牒里山口一段。

光緒8年(西元1882年)

喀什噶爾東北界約

8

 

 

自別牒里山口向西循廓克沙里河之上流,曲折向西循喀什噶爾河流域之北面分水嶺脊,以至烏茲別里山口。

光緒10年(西元1884年)

喀什噶爾西北界約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

西藏、西康

後藏阿里與印巴所爭之喀什米爾接壤,地形散漫,界線曲折,跨班公湖與雅爾木湖相接處及印度河薩特里日河,向南接喜馬拉雅山脈為天然之國界。其錫金「哲孟雄」交界之一小段,則以莫竹河及附近北流諸水與梯斯塔河及附近南流諸水間之分水嶺為界。西康與印度之界線,截瑪拉斯河上流向東北斜上,復橫截蘇班西里、雅魯藏布諸河,終與雅魯藏布之下流相平行,而與之相距120里,此後轉向西南,以更的宛河西南分水嶺巴特開山脈為界。

光緒16年(西元1890年)

中英藏印條約

印度及巴基斯坦與新疆交界之境界劃分,尚無條約之根據,故未列入。

 

 

接壤國別

境內省名

疆界情形

戡定時間

根據之條約

備註

緬甸

雲南

北段已定界:自尖高山向南循瓦崙山,順南太白江、巴克乃江,至南奔江太平江會口處。此一段國界為光緒24年依照中英滇、緬界務續議附款勘定,界上累石37處。自太平江與南奔江相會處絕大盈江而南,順南宛河至該河與瑞麗江相會處,又折東順瑞麗江,接南陽江,至南賣江與潞江相會處,順潞江又絕潞江而南,至南帕河入南定河(此江西流入潞江)處止,此段國界為光緒25年勘定,界上共立界椿97處。

光緒24年、25年及民國30年(西元189818991941年)

界約

尖高山以西至巴特開山一段,界線未定。

南段新定待勘界:自南定河往南東折經困馬山,折向西南至南板江入南卡江(此江南流西注潞江)處止。

民國30年(西元1941年)

界約

南段已定界:自南卡江絕江折向東略南順山脊而行,至南壘江,又東轉南,東折至南阿河入瀾滄江處止,是為中緬界線之終點。

光緒33年(西元1907年)

界約

寮國

雲南

自南阿河注瀾滄江處中緬國界之終點起,循瀾滄江而南,旋即絕江而東行,再向南轉東,復折而北,循烏江之分水嶺為界。

光緒23年、31年(西元18971905年)

界約

 

越南

雲南、廣西、廣東

1.越段:循烏江分水嶺而東,絕李仙江及籐條江曲折東行,順元江東南行抵勞開,又折向東略北,更絕清水河及其支流而至廣西邊界。

2.桂越段:此段國界無明顯之天然界線,大抵自滇越段終點折向東南經剝堪隘,平孟隘,再曲折向東略南,更西南折,絕左江上游諸源,經水口關、平而關、鎮南關,乃折向東南行,以抵粵越邊境。

3.3.粵越段:此段國界線甚短,係自桂越邊境曲折東行,時而東南,時而東北,迄近海處循北崙河之下游,向東南流入東京灣,界級向南劃至茶古社東邊山頭,線東各海島皆屬中國。

光緒23年、31年(西元18971905年)

界約

 

 

三、地形

我國地形至為複雜,具3大特點:一為雄偉壯觀,有高峰插天、終年積雪之喜馬拉雅山與崑崙山;有巍峨崇峻、雄視全球之西藏高原與帕米爾高原;有坦蕩平衍、沃野千里之松遼平原與黃淮平原;有湖蕩滿布、汊港分歧之雲夢盆地與長江三角洲;有綿延不斷、起伏靡定之長白丘陵地與江南丘陵地;有地勢深陷、氣候酷熱之吐魯番盆地;有流沙無垠、荒涼磽瘠之塔克拉馬干大沙漠;有溝深岩峭、南北縱列之康滇峽谷;有山奇洞深、風景佳勝之廣西石林。凡此種種,皆自成格局,蔚為大觀。二為西高東低,西北半壁多為高山與高原所盤結,東南半壁多分布低丘或平原,故形成西高東低地勢,其狀猶如巨大階梯,自西北以至東南,級級下降,若大興安嶺、太行山及貴州高原東緣,即代表此種階梯下降之趨勢。因之我國各大河流如長江、黃河與珠江等,均發源於西部高原,東流入海,上游水勢急湍,而下游則除黃河而外,舟楫暢通,航運之利極為懸殊。三為山地廣於平原,山嶺起伏,陂陀相望,平原甚狹,僅諸大河流之三角洲及若干內陸盆地有較寬廣平野,故我國地形極為複雜。

根據地圖估算,高原面積約為337500平方公里,占全國地形面積百分之29.5;山地面積約為2735,450平方公里,占23.8%;丘陵面積約為1223,190平方公里,占10.7%;盆地面積約為1985,500平方公里,占17.4%;平原面積約為1293,750平方公里,占11.4%;峽谷面積約為823,500平方公里,占7.2%。

 

四、行政區域

(一)民國以來行政區域

民國肇興,省及蒙古、西藏、青海之區分,均沿前清之舊,惟廢府州,存道縣,改為三級制,另置京兆地方、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東3省等6個特別區。迨國民政府奠都南京,遵照 國父孫中山先生手訂建國大綱,規定省縣二級,廢除道制,且致力於名稱之釐定,將含有封建意義之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奉天省改為遼寧省;並以特別區於法無據,將熱河、綏遠、察哈爾3特別區改為省;川邊特別區改為西康省。全國計有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綏遠、察哈爾等28省,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島、西安等6直轄市,廣州、漢口、武昌、汕頭、杭州、南昌、九江、成都、濟南、蘭州、貴陽、長沙、包頭、昆明、廈門等15省轄市。

抗戰前後,除重慶市明令為陪都,並改為直轄市外,南京、上海、北平(北平亦於民國371月定為陪都)、天津、青島、大連、哈爾濱、漢口、廣州、瀋陽、西安均先後改為直轄市。臺灣省原為我國行省之一,甲午之役淪於日本,直到抗戰結束後始光復重歸祖國,仍建臺灣省。至於東北各省,於抗戰勝利後,基於國防、交通、經濟之需要及縮小省區之試驗起見,將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分為遼寧、遼北、安東、吉林、合江、松江、黑龍江、嫩江、興安等9省。民國37年,海南島改設海南特別行政區,原廣東省轄之瓊山、澄邁、安定、文昌、瓊東、樂會、臨高、儋縣、崖縣、萬寧、陵水、感恩、昌江、樂東、保亭、白沙等16縣,改隸海南特別行政區;全國共劃分為35個省,2,045個縣,直轄市14個,省轄市56個,管理局7個,設治局34個,特別旗4個,盟部14個,

127個,牧場1個,特別行政區1個,地方2個(西藏、蒙古)。

(二)中國大陸現行行政區域

中共自1949年建政迄今,為因應統治及經濟發展需要,地方行政區劃歷經多次重大調整,基本在3級與4級間擺盪。建政初期,即對我中華民國政府原在大陸所設各級行政區域進行大幅調整,在中央與省間增設6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大

行政區建制,並劃小省分,由每個大行政區分轄若干省級單位,實行大區、省、縣(市)、鄉(鎮)4級制。1954年,通過「關於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構和合併若干省市建制的決定」,始撤銷6大行政區,並擴大省級建制轄區,恢復建政初期的省、縣(市)、鄉(鎮)3級制,其後雖歷經多次調整,惟3級制格局並未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為推動城鄉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發展,自1982年底起逐步撤銷原虛設的地區行署建制,改設地級市,領導原地區行署管轄的縣,實行所謂「市領導縣」或「市

管縣」體制,使地級成為實際行政層級,省、縣(市)、鄉(鎮)3級變成省、地級市、縣(市)、鄉(鎮)4級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縣級市升格地級市、縣改縣級市、縣或縣級市改為地級市轄區步伐亦隨之加快,並成為不同時期行政區劃調整重點。近年來,隨著市場化、城市化、資訊化及區域聯繫的快速發展,原在交通、通訊不發達條件下,基於城鄉互補互利而確立的4級制格局已不符合時代發展需要,並衍生諸多弊端,以致有關行政區劃檢討呼聲不斷,部分省分並已進行「省管縣」改革試點,惟尚未形成政策推廣。截至2004底,中共行政區域仍劃分為4個直轄市、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22個省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轄333個地級(283個市、17個地區、30個自治州、

3個盟)及2,862個縣級(374個縣級市、1,464個縣、852個市轄區、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行政區。與2003年相較,縣級建制總數增加1個,地級建制總數則無增減。其中,地級市增加1個,地區減少1個;市轄區增加7個,縣減少6個。

 

2 中國大陸縣級(含)以上行政區劃(截至2004年底)

 

行政單位級別

單位數

省市自治區

地級

縣級

地區

自治州

自治縣

自治旗

特區

林區

直轄市

轄區

省轄市

轄區

北京市

 

 

 

 

 

2

 

 

 

 

 

16

 

天津市

 

 

 

 

 

3

 

 

 

 

 

15

 

河北省

 

 

 

11

22

108

6

 

 

 

 

 

36

山西省

 

 

 

11

11

85

 

 

 

 

 

 

23

內蒙古自治區

 

 

3

9

11

17

 

49

3

 

 

 

21

遼寧省

 

 

 

14

17

19

8

 

 

 

 

 

56

吉林省

 

1

 

8

20

18

3

 

 

 

 

 

19

黑龍江省

1

 

 

12

19

45

1

 

 

 

 

 

65

上海市

 

 

 

 

 

1

 

 

 

 

 

18

 

江蘇省

 

 

 

13

27

25

 

 

 

 

 

 

54

浙江省

 

 

 

11

22

35

1

 

 

 

 

 

32

安徽省

 

 

 

17

5

56

 

 

 

 

 

 

44

福建省

 

 

 

9

14

45

 

 

 

 

 

 

26

江西省

 

 

 

11

10

70

 

 

 

 

 

 

19

山東省

 

 

 

17

31

60

 

 

 

 

 

 

49

河南省

 

 

 

17

21

88

 

 

 

 

 

 

50

湖北省

 

1

 

12

24

37

2

 

 

 

1

 

38

湖南省

 

1

 

13

16

65

7

 

 

 

 

 

34

廣東省

 

 

 

21

23

41

3

 

 

 

 

 

54

廣西壯族自治區

 

 

 

14

7

56

12

 

 

 

 

 

34

海南省

 

 

 

2

6

4

6

 

 

 

 

 

4

重慶市

 

 

 

 

4

17

4

 

 

 

 

15

 

四川省

 

3

 

18

14

120

4

 

 

 

 

 

43

貴州省

2

3

 

4

9

56

11

 

 

2

 

 

10

雲南省

 

8

 

8

9

79

29

 

 

 

 

 

12

西藏自治區

6

 

 

1

1

71

 

 

 

 

 

 

1

陜西省

 

 

 

10

3

80

 

 

 

 

 

 

24

甘肅省

 

2

 

12

4

58

7

 

 

 

 

 

17

青海省

1

6

 

1

2

30

7

 

 

 

 

 

4

寧夏回族自治區

 

 

 

5

2

11

 

 

 

 

 

 

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

5

 

2

20

62

6

 

 

 

 

 

11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分類統計

17

30

3

283

374

1,464

117

49

3

2

1

64

788

總計

333

2,010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