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2011-09-17  凛凛犹在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2009-10-15 19:16:45|  分类: 军事历史 |  标签: |字号 订阅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福祥(1876~1932)1912年12月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3年7月授陆军中将,1916年10月加陆军上将衔。字云亭。回族。甘肃临夏韩家集阳洼山人, 1876年生于甘肃导河(今属宁夏)。因参与镇压河湟回民起义,被任命为安宁军骑军管带,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武举。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马福祥率军担任两宫护卫,随慈禧西逃西安有功,升任甘肃静远协副将,1906年升任西宁镇总兵兼阿尔泰护军使。1910年任甘肃新军第二标标统。1912年8月,袁世凯任马福祥为西宁镇总兵兼西宁办事处长官,后改任宁夏镇总兵,所统之昭武军进驻宁夏。1913年7月因诱擒旺德尼玛有功,9月被任为宁夏护军使,授予陆军中将,后又兼任宁夏将军。1917年授予上将军衔。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青岛特别市市长,国民政府委员、安徽省主席等职。马福祥在北平及甘、宁、青等地兴办回民学校60余所,组织完成伊斯兰教汉文译著30余种。喜书法,善文辞,先后主持编著了《朔方道志》、《蒙疆纪要》、《青岛工潮经略》、《训诫子德书》等多种著述。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福寿,字静庵,男,回族,马千龄季子,马福祥三兄、马鸿逵的三伯父。甘肃省临夏人,民国初期曾任宁夏昭武军统领,出兵援助西北,保卫三边,人念其功。1916年4月授陆军少将,1917年1月7日授陆军中将。1928年(民国17年)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宁夏省,1929年1月1日正式建省,成立省政府,马福寿被任为宁夏省政府委员,(当时门致中为省政府主席)。1929年4月14日马仲英攻占宁夏,门致中退走,5月吉鸿昌赶走马仲英,7月27日门致中离开宁夏,吉鸿昌遂代任宁夏省主席,改组宁夏省政府,马福寿任民政厅厅长。1929年10冯玉祥调吉鸿昌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吉鸿昌临行前,指定民政厅长马福寿代理省主席职权。由于马福寿手中没有军队,调驻守在平罗的速雨生骑兵师进驻省城,苏雨生任城防司令。结果是,苏雨生依仗兵势,把持省政,俨然以省政府主席自居,根本不把马福寿放在眼里,宁夏政局被搞得乌烟瘴气。1929年11月29日,国民党总部负责人宋哲元电令马鸿宾代理宁夏省主席(1931年1月冯玉祥正式委派马鸿宾任宁夏省主席),马鸿宾赶走了苏雨生,宁夏省混乱的政局才暂时得以平静。1933年3月1日,马鸿逵主政宁夏,马福寿任宁夏省政府委员、宁夏省警备司令。马福寿和宁夏马鸿逵家族的人一样,在为官宁夏期间,公然搜刮财富,贪污受贿。除此之外,还倒卖房地产、贩卖骡马、放债吃息。1949年回临夏居住,1956年病故,年九十多岁。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鸿逵(1892-1970)乳名三元,字少云,1916年5月授陆军少将,同年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23年1月授陆军中将,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1936年9月加陆军上将衔。甘肃甘肃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韩家集阳洼山村人,回族。马福祥长子。兰州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宁夏新军统领、第五混成旅旅长,1924年9月新编第七师师长,1926年国民联军第四路军司令兼第七师师长。1927年随冯玉祥出师潼关,响应北伐。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四路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1929年脱离冯部,投靠蒋介石,历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1932年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路军总指挥,1937年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甘肃省政府主席等。1945年12月,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1949年赴台湾,因台湾国民党监察院以“贻误军机”对其弹劾,遂托病去美国。1970年1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鸿宾(1984---1960)字子寅,回族,河州临夏县(今临夏和政县)韩集阳洼山人,马福禄长子。1916年2月17日授予少将衔,同年11月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20年授陆军中将。1936年9月任陆军中将。1924年7月被北京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府亚威将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西宁矿务局队长,并兼理蒙藏番事务。宣统二年(1910)任宁夏昭武军骑兵营营长。1912年任宁夏新军管带,升任昭武军统领(1913),历任甘肃新军司令(1916授予少将衔),宁夏镇守使(1921),1926年9月任国民军第22师师长。1927年9月任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四方面军第24军军长。1928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被冯玉祥任命为宁夏省主席。1931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军暂编第7师师长、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8月正式任命为甘肃省政府主席。12月改任甘凉肃边防司令,未就职。1933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同年12月任第35师师长。1935年9月任西北剿匪总部第4纵队司令兼第35师师长。1936年9月14日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1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1军军长。1939年4月兼任第17集团军副总司令。1941年被蒋介石任命为绥西防守司令。1942年蒋介石又派傅作义为绥西防守总司令,改派为绥西防守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43年傅作义部完全接替了绥西防务,遂率部撤回宁夏中宁县进行休整。1945年6月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西北行营副主任。1947年7月陕甘宁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司令。1948年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1949年9月19日代表八十一军宣布起义,宁夏和平解放。1949年12月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马鸿宾任副主席,后历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甘肃省民委主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民民委委员,甘肃省第一副省长(1954)等职。1960年10月21日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77岁。

    马显图,马鸿宾之弟。1926年国民军二十二师六十五旅旅长。

    马显诚( -1932),马鸿宾四弟。1924年西北边防第三团团长。1926年国民军二十二师六十五旅团长。1927年国民军二十二师六十五旅旅长。1931年暂编第七师二十旅长。
    
    马普仁,马鸿宾的长子。1921年甘肃新军炮兵营长。1931年第七师二十旅炮兵营长。
    
    马惇信 ,回族,字养五,甘肃河州人,马鸿宾之子。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4期毕业。1934年任第35师工兵营营长,1948年12月任第81军35师师长,1949年5月任第81军副军长,同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西北独立第2军副军长,西北独立第1师师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参事室副主任。

    马惇靖(1908--1972)1935年任陆军步兵中校,1940年任陆军步兵上校,1948年授陆军少将。回族,字立青,甘肃河州人,马鸿宾三子。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3期毕业。1933年任第35师103旅205团团长,1936年在西北参加围剿红军,1937年10月任第81军少将参谋长兼35师参谋长,在绥西参加抗战,1943年8月任第81军35师师长,1946年3月任整编35旅旅长,1947年春任海固兵团司令,1948年任第81军中将军长,1949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参加起义。1949年10月任解放军西北独立第2军副军长,1950年宁夏军区第四副司令兼独2军军长,1952年宁夏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甘肃省政协副主席。1972年10月1日在兰州病逝。
    
    马敦静(1910-2003)回族,字平山,甘肃河州人,马鸿逵次子。1937年任陆军步兵上校,1948年任陆军少将。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1期毕业。1929年2集团军暂17师51旅102团长,64师192旅384团长,1933年新7师21旅少将旅长,1937年168师3旅长,1941年宁夏保安处长,1943年11军代军长,军长.1946年整18师师长,1947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任宁夏兵团中将司令,宁夏省府委员。1954年"国大代表。
    
    

         马海晏,字清庵,回族,自幼习武,善骑射,会拳脚、枪法,尤精于"流星锤",攻读《古兰经》,致力于伊斯兰教教务活动,与马占鳌过从甚密。清同治六年(1867年),马海晏与河州闵殿臣起兵反清,推马占鳌为帅,攻占河州后,责成马海晏驻守河州。同治十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湘军分三路进兵,进攻河州。时马海晏为马占鳌军中主将。十月,在三甲集西太子寺(今广河县城)与清兵展开大会战,爆发著名的太子寺之役。在新路坡阻击战中马占鳌采用"黑虎掏心"战术,马海晏率300多名敢死队员奋勇应战,立下大功。此役击毙清军部将140余人,取得太子寺战役的大胜利。之后,马海宴与马占鳌乘胜降清,被任命为旗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清政府调董福祥统领的甘军入卫京师,同时令马海晏带简练军入京,驻防直隶(河北)一带。不久又调守永定门。同年6月12日奉调攻打西什库天主教堂和使馆区,因清廷采用"明攻暗保"手段,未能攻破。天津失陷,清廷下令停攻使馆,堵击进犯北京的侵略军,全力保卫北京。接令后,马海晏率部在通州、杨村、廊坊一带设防,浴血奋战,尤为残烈的是廊坊阻击战,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7月21日,慈禧携光绪帝逃离北京,马海晏奉旨护驾。马海晏在23日接旨后星夜急追,于8月15日在宣化追上皇宫车驾。74岁高龄的马海晏因连夜奔波,辛劳过度,在宣化病故。慈禧顾念其效忠有功,追赠记名总兵,遗职由长子马麒接任。马海晏为其家族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马海渊,马海晏弟,马麒马麟叔父,马仲英祖父。1924年3月授陆军少将。
    
    马麟(1873-1945年),字勋臣,马海晏次子,马麒胞弟。1912年12月授加陆军少将衔,1919年9月授陆军少将,1924年3月授陆军中将。1909年马麒任循化营参将,马麟随兄在军中任管带,都司衔。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陕西革命党人继起,光复西安;马麟和马麒奉命随西军统领马安良征战陕西,镇压革命。平定起义,被任命为宁夏洪广营游击。回甘后,马麒率西军主力驻甘南,升任洮岷地区协副将,马麟任分统,在西军中自成一系。1912年马麒迁西宁镇总兵,马麟随行。1917年5月,宗社党人吕光复辟活动扩大,占据贵德。马麟为司令,马海渊为副司令,带兵前去清剿。1920年至1922年,马麟以其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和手中握有的巨大权力,在河州老家组织修建癿藏大寺。1928年,马麟侄马仲英起兵反国民军,率众进攻河州,其部称“黑虎吸冯军”。两军对峙,马麟被任为河州宣慰副使(宣慰使为甘州镇守使、东乡人马璘),出面调解,没有结果,马麟称马仲英“野性难驯”。1928年青海建省,1929年初正式成立省政府,马麟兄马麒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因马麒兼辞兼职,由马麟任;不久省军垦委员会成立,马麟兼任委员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军东下,马麟进驻兰州,任甘肃保安司令,旋任甘肃骑兵暂编第一师师长。1931年马鸿宾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未到职前,由马麟维持兰州政局。6月,马鸿宾到职,骑兵暂编第一师移驻凉州(今武威),由马步青继任师长,马麟回西宁。同年8月,马麒病故,马麟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代理和正式任职省主席期间(迄1938年),马麟整理财政,发行省钞,成立青海省金库,发行“青海省金库维持券”,但不能解决问题。1932年借玉树发生青藏冲突,成立青海省财政整理委员会,主持青海省政近五年(迄1935年底),政绩平平,财政紊乱,掌握军权的其侄马步芳咄咄逼人,马麟渐有不能抵挡之势。1936年8月,马麟迫不得已,电请国民党中央,因病休假六个月,蒋介石复电照准,由马步芳代理省政。1938年2月,免去马麟本兼各职,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委员兼主席。马麟的国府委员只是空名。回到家乡癿藏,结束在青海的政治生涯,过起回乡颐养天年的生活。马麟做官发财,回到家乡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悠度晚年,并利用其声望权势左右乡政。1945年1月病卒于家。按伊斯兰教礼仪安葬。
    
    马 麒(1869-1931)1912年12月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7年5月授陆军中将。将军府锐威将军。甘肃河州人,回族。马海晏长子。清末曾任旗官、参将等。民国成立后,历任西宁镇总兵、甘肃甘边宁海镇守使、甘边宁海护军使、国民革命军混成旅旅长、暂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青海省政府主席等。1931年8月5日在西安病逝。
    
    马彪(1885——1948年)字炳臣,回族,甘肃临夏人。马海晏(马步芳的爷爷)六弟马海清的长子,马步芳的族叔。1939年11月任陆军少将。他追随堂叔马海晏在北京参加过抗击八国联军的反侵略战争。他曾任宁海军营长,1931年玉树防守司令,河西围堵西路军时为骑兵第一路指挥。1937年以中将出任暂编骑兵第1师师长,率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族等各旅官兵开赴前线。1940年骑8师师长,1941年骑2军副军长,1942年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步芳(1902—1973),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出生于积石山县,马麒仲子。1936年1月为陆军中将。1949年5月18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民国四年(1915)进入军界,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继任巡防马队第一营帮带(副营长)。民国八年(1919)马麒将宁海军扩编为20个营,马步芳任骑兵第十五营管带,后改编为骑兵第一营,驻防巴燕戎。民国十四年(1925),国民军人甘,排挤甘肃八镇地方势力,马麒为防国民军,提升马步芳为宁海军骑兵团长,苏彦龙、马步康、韩起功分任营长。民国十七年(1928)8月,孙连仲任命马步芳为暂编第二十六师七十七旅旅长。民国十九年(1930),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军东下参战,马麒接任省主席,马步芳由化隆调回西宁,任独立第九混成旅旅长,随之又任改编后的第九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国民军失败后又改编为青海暂编第一师,继任师长。民国二十年(1931),马步芳投靠蒋介石,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九师,马步芳继任师长。同年成立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马步芳任理事长。8月马麒病故,省政府改组,马步芳任省政府委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蒋介石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二军军长,并将所辖新编第九师改编为一百师。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马麟出国赴麦加朝觐,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并就任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民国二十六年(1937)青海禁烟总局改组为禁烟委 员会,马步芳任委员长。同年新编第二军改编为第八十二军,马步芳继任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步芳奉令派马彪部东下抗日,在山西运城,河南淮阳,皖北的寿县、风台等地重创日军。民国二十七年(1938)马步芳任国民党青海省党部主任委员。民国二十九年(1940)青海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成立,马步芳任团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马步芳挤走马步青,取得骑五军军权,蒋介石将骑五军和八十二军合编成第四十集团军,马步芳任总司令。民国三十四年(1945),马步芳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同年7月,马步芳赴重庆开会,8月中旬西宁乐家湾发生兵变,八十二军参谋长金耀星被变兵击毙,为首的马福麟、席老三等人受“拔断筋”等酷刑后被处以死刑。民国三十五年(1946)马步芳为了全面控制青海的贸易、工矿、畜牧、金融等,成立了湟中实业公司,自任董事长。随后又成立西北工矿公司、西北畜牧公司和湟中实业银行等。1948年5月整编八十二师恢复八十二军番号。蒋介石令马步芳、马鸿逵组成“宁青联合兵团”,授意一马任西北军政长官,一马任甘肃省主席。两马在青海民和会晤,达成由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马鸿逵任副长官兼甘肃省主席,并达成共同出兵的协议。1949年5月18日,国民党任命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24日马步芳率领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马骥、建设厅长马禄和省党部主任马绍武等到兰赴任。8月14日,马步芳赴广州参加西北联防军事会议,19日返兰时解放军已包围兰州。24日到西宁,在西宁遥控指挥马继援固守兰州。兰州战役后,27日马步芳携眷逃往重庆,后逃台湾。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第五十二次会议以马步芳擅离职守,给予“撤职议处”处分。后任台湾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去职后侨居沙特阿拉伯,1973年病逝于沙特。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步青(1898-1977),字子云,甘肃省临夏(今自治州)积石山县(今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别藏乡人。1924年3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马麒长子,马步芳之兄。自幼养尊处优,习于安乐,仰承祖荫,平步青云。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1926年冯玉祥统兵入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独立55旅旅长,辖归宋哲元部。1928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师第65旅旅长,洛阳警备司令。1929年蒋冯大战冯败后,潜回青海西宁,就任甘肃暂骑1师(后改为骑兵第5师)师长,率兵镇守河西的肃州、甘州等地。抗日战争时期,马步青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5军军长,陆军第40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并负责督办整修兰新公路。1938年日军开始轰炸武威,就把家眷迁回老家临夏居住。1944年在与其胞弟马步芳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马步芳剥夺了军权,愤而离开军队回到家乡。把在武威搜刮来的大量金银、烟土及布匹、药品等运往临夏,用重金大兴土木,修建庄园。1949年8月在解放军进军临夏时,携家眷逃往西宁。西宁解放前又逃往重庆,后经香港到台湾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因病在台北市死去,终年79岁。
    
    马步荣,生于1912年,字子仁,马麟长子,马鸿逵之女婿。民国18年(1929年)后任西宁宁海军银褐马队营长。民国22年(1933年),到宁夏与马步芳堵击孙殿英。马麟任青海省主席后,任骑五军副军长,未就职。民国25年(1936年)还乡。民国34年(1945年)与其弟马步援分家,住居集。1949年8月临夏解放。马步荣认清形势,归向人民政府。1953年抗美援朝运动中,踊跃捐献银元1万元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皖北救灾中,捐献银元500元。后迁居临夏市,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委员。
    
    马步援,生于1916年,马麟次子,1937年在永登任国民党骑一师师长之职,旋在骑五师步兵旅旅长马呈祥处任副官长,因与马呈祥不和,离职回家。1938年夏赴重庆国民党军事高教班受训。1945年马麟去世前回家。1949年8月临夏解放前夕逃往国外,下落不明。
    
    马步康,甘肃临夏人,回族。马步芳堂兄。1937年5月任陆军少将。
    
    马步銮(1905-1969),甘肃临夏人,回族。马步芳堂弟,太爷马海潮与马海宴是弟兄。1946年任陆军上校,1948年9月任陆军少将。1931年新9师骑兵旅一团长,1934年第100师骑兵旅一团长,1937年82军骑一旅旅长,1944年82军副军长兼骑兵旅长,1946年82师副师长,1947年整骑8旅旅长,1948年82军副军长兼整骑8旅旅长,1949年一二九军军长。
    
    马佐(1884~1966),字辅臣,别称马矿务,回族,临夏市城关堡子村人。祖居临夏县漠尼沟大庄。马麒外甥。20岁后投奔舅父马麒部下当兵。民国元年,马麒任西宁镇总兵,次年又兼代青海蒙番宣慰使,委任马佐为矿务马队管带(相当于营长)。管理马鸡雪山、星宿海等地金矿,兼营茶卡(天峻县南)盐池的生产。民国13年任命马佐为骑兵第九旅一团团长,赴山西省大同、阳高、天锁一带,与奉系合作,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民国18年马麒任青海省主席,委任马佐为青海省榷运局局长。掌握青海盐务大权。民国25年,马步芳代理青海省主席,马佐被免职。民国26年,马佐用积累的雄厚资本,专心致力于商业,他派人贩运青盐,经营皮毛,运销药材,开办林场,先后在兰州设"和源盐栈",西宁设"德义恒商号",临夏设"和源号"商店,兰州设"振业公木厂"等。并派经纪人常驻青海、武威、兰州、包头、天津等地,还派人去西藏,入印度做生意,成了西北有名的民族企业家。马佐骤富,引起表弟马步芳的疑忌,多次设计硬阻,迫使马佐停办青海业务,返回故里,随即在临夏市西川堡子村置买田产,大兴庄院,全家迁居堡子村。马佐定居临夏后,目睹地方经济凋敝,百姓贫困的惨景,决心出钱为百姓办些好事,民国29年,临夏遭旱灾,粮价飞涨,马佐从循化运来豌豆150石(每石合市斤800斤),磨成面粉,原价出售,每人限购25斤,解决了灾民困难。民国34年曾在堡子村试办糖厂、黄油加工厂、养蜂场。同年在华寺街购买20多亩地皮,修了"二十八家院",每院三面瓦房各安排3户特困户,近百户人家低租居住,解决了无房贫民的困难。民国36年在堡子村兴办"民生火柴厂",生产"飞马牌"火柴。民国37年马佐出资2.7万多银元,从河南聘请建桥技师卫朝宗,在大夏河建成一座长27米、宽6米的5墩4孔平板大桥,解决了临夏城乡行路过河难。马佐还在南关街、上二社、周家坝购得大片地皮,开辟两条街道,建成200多间铺面,三座大商栈,租赁给商户经营,人称"新市场"。并在两街之间的南门河上,修建了飞檐走廊,丹青彩绘的木桥一座,人称"华桥"。民国38年春,马佐一人投资20万元(法币),动员族人亲朋集资40多万元(法币),在枹罕乡街子村筹建水力发电站。1950年从上海购回发电机设备,西北工业部派沈景吾工程师作技术指导,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一座占地28416平方米,装机容量为150千瓦的发电厂,取名"民生水电厂"。1951年9月19日建成发电,市内首次用电灯照明。曾于民国25年在城关乡堡子村出资兴建私立"德永小学"(即今永红小学)一所,捐助法币120万元,长期支付学校一切开支至解放。还积极资助临夏中学设立高中部、私立兴华中学等学校教育,受到甘肃省政府表扬。1949年8月,临夏临近解放,马佐携眷去青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青海到达化隆时,同青海各界人士到化隆咱巴地方欢迎解放军,受到王震司令员的热情接见,鼓励马佐为和平解放青海、新疆出力,并委派马佐到乐都、互助、大同、湟源各地宣传党的政策,对和平解放青海发挥作用。解放军进军新疆时,各界人士组成和平代表团,马佐任团长,冒着危险奔波在新疆奇台一带,宣传党的政策,并按王震指示,给驻扎在新疆乌鲁木齐附近老满城的族侄骑五军军长马呈祥,以长辈身份写信劝其认清形势,晓以利害。虽未能奏效,但马佐风尘仆仆,不辞辛劳的工作值得称道。1949年12月2日,马佐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先后任青海省工商部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与黄正清、朱侠父等多次深入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宣传民族政策,开展统战工作。1953年,复任青海省副省长。1966年12月病逝于青海西宁市,终年82岁。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仲英(1911----?)原名马步英,字子才,经名索非尤,回族。甘肃临夏县漠泥沟人,父亲马保与马麒是叔伯兄弟,马保在宁海军中任营长,其职实际由长子马仲英以营副名义代理。  民国十五年(1926)因对国民军不满,带7名亲属从西宁潜回临夏,招人树旗,成立“自卫队”。提出“不杀回,不杀汉,只杀国民军的办事员”的口号,并以“反国民军,取消苛捐杂税、取消强征学兵”为号召,很快集结千余人,改称“黑虎吸冯军”,马仲英自任司令(时年17岁,人称“尕司令”)。民国十七年(1928)5月至10月曾“三围河州城”与国民军发生激战,后败退甘肃南藏区。民国十八年(1929)2月至6月,率部攻湟源、永昌、民勤、银川等地。民国十九年(1930)夏,经马福祥介绍,到山东泰安的十五军总部内行少将参议,并加入“三青团”。同年7月,从宁夏率部到河西,改称“甘宁青联军总司令”。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不从心,占据河西11县,民国二十年(1931)4月,遭马步芳重兵进击不支,率部进入新疆,9月东返肃州。民国二十一年(1932),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5月率主力二次进入新疆,被盛世才委任为新疆东路警备司令。同年10月,遭盛世才嫉防攻打,大败。民国二十三年(1934)1月12日,马仲英率部攻打迪化,盛世才在苏联轰炸机援助下予以反击,马仲英退守南疆,后在苏联领事的帮助下,双方达成谅解。民国二十三年(1934)6月7日率青年官兵230余人出国苏联,后殁于苏联。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继援(1921- ),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积石山县(今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别藏乡人,字少香,马步芳长子。1945年任陆军步兵上校。1945年1月毕业于民国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1933年12岁时,由南京中央军政部委任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1934年任第100师手枪团第1连连副,翌年升为连长。1936年历任第100师部参谋,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参谋长,骑兵第5军及82军军官训练团第3大队大队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上校军衔。1939年任陆军第82军骑兵第3旅旅长,同年4月28日任青海省参议会秘书长。1940年6月14日任青海省政府委员,此时年仅19岁。1941年升任第82军少将副军长,同年兼任中国国民党青海省党部委员及三民主义青年团青海支团部干事长。1943年任国民党陆军第82军代理军长,1944年任中将军长。后中央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在学习期间,经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介绍,结识了宋美龄的干女儿四川才女张训芳。后在宋美龄的撮合下,与张训芳结婚。1946年4月任整编82师师长。947年6月在合水其整编82师重创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第2纵队,取得所谓“合水大捷”。8月在宁县子午岭山区腹地的九岘一带几乎全歼解放军西野第4纵队,取得所谓“子午岭大捷”。1948年1月任28军中将军长,4月整编第82师重创解放军西野第6纵队教导旅,取得所谓“西府战役大捷”(国军方面称为泾渭河谷之战)。该役以大约不足1500人伤亡的代价,除了杀伤了更多的解放军外,还俘获了2000人的解放军士兵、后勤人员及支前民工。彭德怀元帅自言“西府战役”是其一生“第三次大的败仗”。1949年5月青海兵团中将司令兼陆军第82军军长。7月27日升任西北军政公署副长官,国民党兰州战役总指挥,此时年仅28岁。兰州战役最终以青马失败告终,从此也结束了青马在西北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统治。同年9月随国民党军败逃台湾,从此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1951年"国民大会"代表,1954年国防部中将参议,1969年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马占鳌(1830- ),生于1830年,字魁峰,回族,少时,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苦心钻研伊斯兰教经典,毕业后回家。从24岁起,到大河家清真寺掌教开学。马占鳌善于言词,敢作敢为,严于律己,由此深得群众拥戴,名扬乡里。清同治初年,河州回、东乡等族人民不堪忍受捐输差役和民族压迫,相继反清。东乡马悟真、南乡(今和政)闵殿臣、八坊马永琳相继举事,反清战火遍燃河州。同治二年(1863年),马占鳌相约马海晏(1837年~1900年)在西乡举起反清大旗,起兵反清。这时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整个西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八月,马悟真、闵殿臣等向马占鳌求援并公推其为统帅,于同治三年正月攻克河州城,并迅速向黄河、洮河沿岸推进。马占鳌以河州为中心,在黄、洮两河间从事反清活动,并与宁夏马化龙部、西宁马文义部、肃州马文录部连成一气,纵横陇右。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清廷派陕甘总督左宗棠率湘军三路进剿西北反清军。同治十年(1871年)屠杀宁夏马化龙及其部众,随之大举进攻河州。十月,清军过洮河攻占三甲集,清军与反清军在太子寺(今广河)一带拉开战幕,进行了著名的太子寺战役。此役击毙清兵部将140余人,其中参将以上17人,失去军械无数,是左宗棠进入西北六年来一次最惨重的失败 太子寺战役后,马海晏等众将想乘胜继续追击,但马占鳌力排众议,说服各头领,乘胜降清。左宗棠分别以军功记名,将马占鳌所部改编为马队三旗,任命马占鳌为督带,兼中旗管带,马悟真、马永瑞为左、右旗管带,马海晏、马安良等为旗官,归河州镇节制,同清军一起,镇压农民反清起义。不久,马占鳌等捕杀了在河州一同反清的撒拉族头领马彦龙、马聋子、狗齿牙子等,闵殿臣因拒绝降清,被马占鳌捕获后送往兰州处决。之后,马占鳌随甘军董福祥出入战场,所部成为董军主力部队之一。马占鳌由反清统帅成了镇压反清者的工具,成了效忠清王朝的重臣。官至提督衔总兵,赐号"勒而津巴图鲁"。马占鳌家族也从此发迹。

    马占奎(1858-1940)字星宇,马占鳌堂弟。1912年12月加陆军少将衔。自幼习武,膂力过人,清光绪乙酉(1885)中武科举人,初授循化奇台堡守备,后历任镇标前营都司、督标后营游击、城守营参将、马营监游击。因功赏戴花翎,二品顶戴,赐号“胜勇巴图鲁”。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奉调进京守卫,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随军扈从慈禧、光绪帝西逃,沿途忠心护驾,两宫返京,晋总兵加提督衔。宣统三年(1911年)在马安良部任精锐营统领。辛亥革命爆发,随马安良率部赴陕西 州、乾县攻打革命军,清帝退位,马占奎撤回兰州。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响应共和,在兰州首倡裁军。后授陆军中将衔、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任甘肃督标中军副将,镇守兰州。民国八年(1919年)时局混乱,各派纷争,马占奎辞去军职,往麦加朝觐,返回后潜心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去世,终年82岁。民国三十年(1941年)立碑于临夏西郊,现墓碑存于临夏县政协院内。

    马安良(1855-1920),原名七五,字翰如,经名阿卜都尼默知德,甘肃省河州(今临夏)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1912年12月加陆军上将。马占鳌长子。马安良少时习武,清同治十一年正月,其父率回族反清军以著名的“太子寺战役”大败清军后,遵父命,率其他首领子弟赴安定左宗棠大营请降,被左宗棠视为“大器”,赐名“安良”,时年17岁。马占鳌部编入董福祥部,马安良随父转战关陇,西出阳关,在镇压西宁、循化、酒泉等地少数民族反清军及收复新疆过程中,“执锐披坚”,每战都打先锋。光绪二十年(1886)父逝后承袭父职,不久升任督带,统河州靖南马队三旗,驻防循化、贵德等地。光绪二十一年,马安良隶属董福祥部下,协其镇压河湟事变,清廷授花翎副将总兵衔,穿黄马褂,升任巴里坤镇总兵。光绪二十六年(1900)8月,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慈禧太后逃至西安,马安良奉命护驾,“矢志不二”,得慈禧器重,赠黄马褂,免跪拜礼,执刀骑马护卫左右。是年12月3日,董福祥因故革职留任,其部众裁减遣散,特准马安良留马队三营回河州以“自卫”。马安良回甘肃后任甘州提督,驻防兰州,干预甘肃军政,贩运军火、木材、茶叶、百货等。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在全国扩编军队,饬令甘肃编练新军,马安良部被编为第一标,马安良任标统。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席卷仓国,陕甘总督长庚命马安良“援陕勤王”,马安良乘机将原有之五大哨扩编为十六营,组成“精锐西军”,自任“军统”,攻陷长武,围攻乾州。是年12月25日,清帝退位,马安良退兵回兰,将西军部分交马麒带回河州,大部分驻河州尕营盘(西门营房)、大河家、大沟、黄泥湾、太子寺一带,静观时变,保存实力。民国元年,袁世凯任马安良为甘肃提督,4月6日就职,改南河滩行营为帅府。11月兰州成立国民党甘肃省党部,马安良为总支部长。民国四年(1915年)8月袁世凯称帝后,授马安良“一等大绥嘉禾章、一等宝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陆军上将、勋四位”。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护法运动进入高潮,7月,蔡大愚、赵子普、秦钟岳等赴河州(今临夏)商议西军策应之事,未果,马安良派营长韩有录护送其出境。民国七年(1918)10月,北洋政府裁撤甘肃提督,改设布政使,马安良继任。民国九年(1920)在“甘人治甘”呼声中,甘督张广建离甘,邀马安良去代理职务。马安良接电赴兰,行至东乡锁南坝,旧病复发,急返河州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马安良生有5子:长子廷辅、次子廷佑、三子廷勷、四子廷贤,五子名不详,绰号“瞎五”。
    
    马国良( -1928),甘肃河州人,回族.马占鳌次子,马安良胞弟。1919年6月授陆军少将,1924年3月授陆军中将。镇南军协统,国民军暂编第27师七十九旅旅长、副师长。
    
    马朝选,马占奎之长子。马丕烈的长兄,马步芳的岳父,其父马占奎是清朝同治时期河州反清领袖马占鳌之弟,曾任甘肃督标中军副将,故在西北回族中颇有声望。因其性格和顺又终生不仕,故人称“绵大人”.

       马丕烈, 即马朝选五弟马朝伟,马占奎之五子。曾任青海省财政厅长,1940年前任过八十二军少将副官长,河西战役时任一百师副官处处长,因在师部未至河西战场。
    
    马全义(1912-1987)回族,号宜山,甘肃河州人。马占奎之孙。马朝选之子。1934年100师300旅600团长,1936年新2军补充旅长,1937年82军补充旅长,1943年暂61师师长,1946年整82师副师长,1948年82军副军长.1949年新编步兵军长。转去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委员,林业部顾问。
    
    马廷斌(1901-1981),字全钦,马占鳌之孙,马国良之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总统府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步芳亦约马全钦共同起事,马全钦临时改变主意,劝阻马步芳,并攻打马仲英部失利后返回大河家,撤毁四堡子兵器库后前往兰州。马步芳主持青海军政后对马全钦言听计从,信任有加。民国二十二年(1933)孙殿英任西北屯垦督办,“三马”拒孙,兵力吃紧,宁夏马鸿逵请马全钦出任所部骑兵第二旅旅长,人称“尕旅长”,击败孙殿英后因得不到重用,遂辞官回家,在大河家兴办教育。民国二十五年(1936)创办“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循化分会附设临夏地区私立魁峰小学”,从青海聘请教师任教。民国二十九年(1940)将魁峰小学迁入新址,学校原场院中又创办魁峰女子小学。1943年创立“魁峰中学”。马全钦还开办三所完小、八所四年制初小。1942年马全钦应聘任朱绍良第八战区高级参谋,1948年任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马步芳感到大势已去,溃逃前命马全钦烧毁渡船以阻止解放军西进,马全钦拒绝并携全家至青海官亭暂避,与弟马介钦收缴马步芳一个团的军械、物资向解放军投诚,并派遣马介钦、马显锐、孔宪章、陈奎、赵吉堂、马光武等一行十三人为代表,带其亲笔信,前往临夏面见王震将军。经王震司令员推荐,马全钦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高级参谋。为支援解放军渡黄河西进青海,马全钦捐献牛皮袋80余条,并和马丕烈、马辅臣、徐季直、水梓等组成“临夏和平代表团”,随军赴西宁,与国民党军政人员座谈,以求和平解放青海,并写信给新疆骑五军军长马呈祥,劝其和平起义。建国后马全钦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高级参谋,1952年调任西北行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后任全国回民文化协会委员,1964年调任宁夏自治区参事室参事。“文革”中被遣送回家,1976年后恢复名誉,并当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1981年病逝于兰州,享年八十一岁。
    
    马廷贤(1896-1962),甘肃省河州(今临夏)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1926年授陆军少将。为西北军阀马安良(北洋政府上将衔甘肃提督)之四子(长子马廷辅、次子马廷佑、三子马廷勷)。历任西北军(其父马安良精锐军)甘肃骑兵旅营长、团长、旅长,甘肃联军陇南路司令等职。1926年4月3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1928年11月与其三兄马廷勷退往青海藏区,联合马仲英杀害许多无辜藏民。不久随马廷勷投蒋介石,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第1路纵队司令。1931年3月其部接受改编,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陆军少将陇南绥靖指挥。1932年1月11日川军邓锡侯部师长黄隐率三路支队并联合各反马(廷贤)力量会攻天水。与川军作战失败逃往宁夏,率残部投马鸿宾麾下。马鸿宾认为所部多为惯匪,怕这些人难以驾驭,便收缴一批马匹枪支后,大部分士兵被遣散。因得不到重用,后逃往天津,从此销声匿迹。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被日军委为“西北长官”,后一度去包头,又化装回天津,改名换姓藏匿于民间。1941年回甘肃河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逮捕,后获释出狱。1958年再次被捕。1962年在家乡被临夏县人民政府处决,终年66岁。
    
    马廷勷(1890-1930),字少翰,人呼“三少君”,甘肃省河州(今临夏)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1914年10月12日授陆军少将。民国北京将军府勖威将军,1920年4月8日授陆军中将。为西北军阀马安良(北洋政府上将衔甘肃提督)之三子(长子马廷辅、次子马廷佑、四子马廷贤)。贡生出身。晚清时期,自幼在西军挂职,依靠家族势力选取拔贡,举“孝廉方正”,出任精锐西军分统(其父马安良任西军总统,马麒任帮统)。后历任清军管带、统领、知府、道尹等。后逐渐形成西北地区“马家军”势力,是一支回族甘肃马占鳌家族的武装,带有浓厚宗教与家族色彩的封建武装。民主革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翌年任甘凉观察使。1914年任北洋政府总统府侍卫武官。1918年后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混成旅旅长等职。1920年4月8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1924年7月授北洋将军府勖威将军。1926年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入甘后,凉州镇被撤销,遂举兵反对冯玉祥。由于暗中投靠吴佩孚和东北奉张集团,又支持马仲英武装对抗国民军,被国民军逐出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0在甘肃河州战败,逃往西宁。11月退往青海藏区,联合马仲英杀害许多无辜藏民。1929年奔赴南京国民政府投靠蒋介石麾下,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27师师长。继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军事参议院参议、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顾问等职,被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衔。1928年组成“西北回民联军”辖3个军,是西北三马家族中最强大的武装势力,但是在青马与中央军驻甘部队的夹击下,特别是被刘郁芬重创后,马廷勷集团便一蹶不振。蒋介石令其召集旧部未成(后部队交到其弟马廷贤手上,最后被来自四川的邓锡侯和陕西的孙蔚如所剿灭),后被撤职。又去投靠冯玉祥,结果自寻死路。1930年被冯玉祥枪杀于河南焦作,时年40岁。
马腾蛟,甘肃临夏人。1924年4月授陆军少将,1926年4月授陆军中将。1945年2月20日任陆军少将。1946年7月31日任陆军中将。第十五路军新编第7师骑兵旅旅长,暂编陆军第七师第十九旅旅长,1929年1月任缩编后的暂编第十七师骑兵旅旅长,一九一旅旅长,1937年八十一军三十五师师长、第八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三十五师师长。

    马呈祥(1914-1991)甘肃临夏人。1936年3月任陆军骑兵中校,1942年1月任陆军骑兵上校。陆大将官班甲级2期毕业.1936年骑5师手枪团长,1937年骑5师副师长兼手枪团长,1941年骑5师师长,1943年骑5军军长,1947年整骑1师师长,1949年避居埃及.1952年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56年澎防司令部中将副司令.1957年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马清,回族。1946年任整编第18师168旅503团团长,1949年7月任第11军168师少将师长,9月20日在宁夏中宁通电投诚。
    
    马义忠 ,回族,甘肃临夏人,生于1902年。曾任第15路军骑兵2旅旅长,1936年在西北参加追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11军骑兵2旅旅长,抗战胜利后任宁夏惠陶碇国民兵司令,1948年任宁夏兵团贺兰军保安第2师少将师长,1949年9月20日在宁夏通电投诚。后任兰州市政协委员。
    
    马万荣,甘肃河州人。曾任第11军168师502团团长。1941年任第11军骑兵2旅旅长,后任第128军骑兵2旅旅长,1949年9月20日在宁夏通电投诚。
    
    马元海(1885--1952)回族,字子函,甘肃河州人。1932年任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骑兵2旅少将旅长,1936年兼任西北剿匪总部第2防区前敌总指挥,参加围剿长征红军,1946年任青海省参议会议长,1949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参议,同年10月25日在青海共和投诚。
    
    马光宗(1902--1987)1948年授陆军少将。回族,号耀武,甘肃广河人。曾任第11军骑兵2团团长,1935年参与围堵红军西进,1936年任第15路军骑兵第1旅旅长,抗战爆发后任第81军骑兵1旅旅长,1939年任第11军骑兵指挥官兼骑兵1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第11军168师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18师168旅旅长,1949年5月任第11军中将军长,9月23日在宁夏中卫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参议,甘肃省政协常委,民革甘肃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1987年8月28日在兰州病逝。
    
    马光天(1902--1986)1948年授陆军少将。回族,甘肃兰州人。1936年任第11军参谋长,参与堵截长征红军,后任宁夏省保安司令部参谋处长,1947年任宁夏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并兼任宁夏兵团参谋长,1949年9月23日在宁夏中卫通电起义。后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州市政协副主席。

    马全吉,回族。1947年5月任联勤总部第8补给区43兵站支部长,后任新疆警备总部整编骑兵第1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副师长。
    
    马全忠(1914--1987),回族,号精一,甘肃河州人。曾任第15路军骑兵2旅4团团长,1936年在西北参加围剿红军,抗战期间曾任第81军骑兵10旅旅长,抗战胜利后任宁夏保安第4师少将师长,1949年在青海投诚。

    马如龙,回族,甘肃河州人,生于1893年。曾任第15路军军法处处长,1933年任新编第36师骑兵2旅旅长,后任第15路军总部副官长兼宁夏省会公安局局长,1936年兼任宁夏河防司令,1938年任第17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处长,1943年任第8战区兵站总监部第17兵站中将分监,1946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任宁夏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警保处处长,1949年9月20日在宁夏投诚。
    
    马宝琳(1904--1970)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回族,号玉堂,甘肃广河人。1929年任第11军2旅旅长,1930年任第15路军军事政治教导团团长,1933年任第11军35师104旅旅长,1937年2月任宁夏警备第1旅旅长,1943年9月任第11军暂编31师师长,1948年秋任宁夏保安第3纵队司令,1949年任第128军副军长兼356师师长,同年9月20日在宁夏投诚。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民委委员。
    
    马绍翰,少将。1949年5月任第81军294师师长,1949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起义。
    
    马振武(1916-1952)字威宣,回族,甘肃河州人。马步芳二姐丈马驯之次子。1938年10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36年入中央军校军训班五期学习。1937年82军副参谋长,骑兵第5军暂编骑兵1师师长,1943年任青海省保安处副处长,第40集团军军官训练团教育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82师干训班教育长,1945年82军少将参谋长,1946年整82师少将参谋长,1948年7月任第82军190师少将师长,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宁投诚。后任解放军西北军区参议,1952年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同年11月在狱中病逝,1983年解放军兰州军区予以平反。
        
    马秉忠(1910-1939),甘肃省河州临夏县(今临夏和政县)四十里铺人。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1师3旅、2旅旅长。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接到青海省代主席、国民军第82军军长马步芳的命令,被调任暂编骑兵第1师3旅旅长。出青海省抗日的暂编骑兵第1师约8000人,基本上都是甘肃、青海的子弟。1938年2月骑兵第1师3旅等驻扎在西安以东地区、河南郑州以西,担负陇海铁路沿线的灞桥、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和灵宝一线与西安至河南荆紫关公路沿线的蓝田、商州、龙驹寨(丹凤、商南、山阳)一线防守铁路及保卫公路安全等任务。在陕西1、2、3旅相互配合,以骑兵奇袭了运城的日军,确保了潼关的安全,并剿灭了骚扰这一带的白莲教匪徒和一些惯匪。4月间奉命剿西荆公路龙驹寨一带由日本浪人和汉奸参加的白莲教匪徒,这些匪徒不时出没于西荆公路线上,肆意拦劫车辆,抢夺抗日军用物资,致使西荆公路无法畅通,严重影响华中战备物资的运输与供应。这股匪徒被消灭后,西荆公路线随即畅通无阻,受到西安行辕主任蒋鼎文的传令嘉奖。洛阳后方曾一度人心惶惶,待大获全胜的喜讯传来,该防区各县百姓,无不箪食壶浆,犒军慰问,并给马彪师长赠送“万民伞”,对抗日将士表示崇敬与慰劳。1939年春由骑兵第1师3旅旅长调为2旅旅长。8、9月间第2旅渡过颍河,常以“小骑群”的游击形式袭击淮阳一带日军,而主要任务是侦察淮阳一带的日军敌情。先是第1、3旅轮流渡过颍河偷袭敌军,任务完成后仍返回河南岸。最后以第2旅人马渡河进驻宝塔孔庄一带,围困了淮阳城,并占领了淮阳城西关。此役消灭日军官兵1000多人(俘虏日军数十人,均送交战区指挥部),第2旅和第3旅伤亡共2000余人。1939年9月第2旅将士奋勇迎战日伪军,为了鼓舞激励士气,马秉忠旅长身先士卒,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不料一发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战后部队在河南省水寨地区为阵亡将士召开军民追悼大会,并在墓前立碑纪念。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派慰问团,为在此役中营以上军官颁发了“民族至上”奖章;第一战区长官部及青海当局都有悼唁电,西宁也开了追悼会,悼念抗日阵亡烈士。此时全师官兵,被第2旅旅长等将士壮烈牺牲、为国捐躯英勇事迹所鼓舞,增强了杀敌复仇的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誓死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接着便在一次战役中,打死日军500余人,缴获战马数十匹,还选了其中20匹送往青海报捷。
    
    马朴(1878-1950)字怀庵,回族,甘肃河州人,后寄居青海湟中多年。1936年3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31年新9师副师长兼骑兵旅长,1934年100师副师长兼骑兵旅长,骑兵第二路指挥,1937年82军副军长,1939年玉树防守司令。他在倪家营子战斗中为流弹所中,由被俘红军抬回青海。他后因与马步芳政见不合,赋闲在家。1950年元旦,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马朴荣任省政府副主席,后又兼任青海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0年8月3日病逝,享年71岁。
    
    马成贤(1907-1951)回族,甘肃河州人。1945年6月任陆军骑兵上校。1937年青海国民兵训练总队长,1944年骑5师师长,1947年82军少将高参,1948年整骑14旅旅长.1950年投诚。
    
    马得胜(1914--1949)回族,字凯臣,甘肃和政人。1936年大通民团团长,1937年任青海省保安骑兵1团团长,1941年任第82军2旅1团团长,1948年7月任第82军248师少将师长兼骑兵纵队指挥官,1949年3月12日在陕西柳林被解放军击毙。4月6日追赠陆军中将。
    
    马奠邦(1908--1995)回族,甘肃广河人,马鸿宾之婿。曾任第81军暂编60师179团团长,1947年被解放军俘获,释放后任整编第81师暂编60旅少将旅长,1948年9月任第81军294师师长,1949年5月任第81军35师师长,同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政协委员。
    
    马福元 ,回族。1946年任整编第18师暂编9旅3团团长,后升任暂编9旅副旅长,1947年春任整编第18师190旅少将旅长,1949年任第128军256师师长,同年9月23日在宁夏银川投诚。
    
    马德英 ,回族。1946年任整编第18师骑兵10旅19团团长,1949年任宁夏兵团贺兰军骑兵1旅少将旅长,同年9月23日在宁夏宁武投诚。
    
    
    
    马禄(1895-1947)1936年3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39年6月任陆军少将,1947年8月9日任陆军中将。字福山,回族,原籍青海省化隆县卡力岗乡。1930年定居于永登县河桥镇四渠村。娶归绥名门闺秀穆贞清为元配夫人。1926年国民革命军暂26师78旅233团长,1929年2集团军暂16混成旅2团长,西北军独55旅2团长,1931年1月新26师77团长,6月任甘肃骑1师2旅旅长,1932年暂骑1师2旅旅长,1934年新骑2师2旅长,1936年骑5师1旅长,1937年暂骑1师师2旅长,1939年3月升为暂编骑兵第二师师长。为加强我党统战工作,毛泽东同志曾将绣有“抗日英雄’’四个字的一面锦旗赠给马禄。民国35年(1946年),马禄终于解甲归田,回到他的第二故乡四渠村。1947年退为备役.

      马祯(1902-1970)青海化隆县卡力岗乡人。马禄之弟。1931年甘肃暂骑1师2旅3团长,1934年新骑2师2旅3团长,1935年骑5师1旅1团长,1937年暂骑1师2旅1团长,1939年暂骑2师副师长,1946年骑8师副师长,1948年青海同仁县长,1949年新编步兵军1师师长.

      马献文,青海循化人,马鸿宾妻弟。1936年9月任陆军少将。第八十一军独立第三十五旅旅长,暂6 0 师师长,第一〇四旅旅长,独立第16旅旅长,新编骑兵第四旅旅长。1947年9月任暂编第六十旅旅长。

    马文鼎,回族,青海循化人,生于1919年。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1937年从军,1943年3月任第82军后勤科长,1945年1月任第82军上校作战科长,1946年3月任第82军副参谋长,1948年7月任第82军少将参谋长,1949年9月8日在青海湟中投诚。后任解放军青海省军区参谋,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民委副主任,青海省农业厅副厅长,青海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马元祥(1897--1953)追赠中将。回族,青海循化人。骑五师参谋长马廷祥之兄。第82军军官团第1期毕业。曾任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骑兵1旅2团团长,1936年参加围剿红军,抗战爆发后任暂编骑兵第1师1旅旅长,1937年兼任暂编骑兵第1师副师长,在豫北对日作战,1940年任骑兵第8师副师长,1946年任青海省第7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第82军少将高参,1949年10月28日在青海共和投诚,1950年叛变,任西南反共救国军第102路司令,1953年5月在青海巧料被击毙。后被国民党追赠为陆军中将。

    马英(1902-1949),回族,青海大通人。1943年12月任陆军骑兵中校。1940年任第82军暂编61师骑兵团团长,后任骑兵8旅1团团长,1946年整骑82师骑兵团团长,1948年7月整骑14旅副服旅长兼1团长,1949年5月任第129军骑兵8旅少将旅长,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宁投诚,后参与组织叛乱, 12月13日在青海大通被击毙。
    
    马峻,回族,青海玉树人。曾任第100师副旅长,1936年在河西地区围剿红军,后任青海南部边区警备3旅旅长兼青海省玉树专区行政督察专员,1949年9月20日在青海玉树率部起义。后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
    
        马世俊,回族,字德卿,青海西宁人。1946年任整编第18师168旅504团团长,1949年7月任第11军189师少将师长,同年9月在宁夏投诚。
    
        马明德 ,青海循化人。1949年8月任第81军358师师长,1949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起义。
    
    马师孟 ,回族,字贤如,青海循化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82军副参谋长,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10月在青海投诚。
    
    马忠义(1889--1951)回族,青海化隆县二塘乡龙欠村人。1931年任新编第9师骑兵旅2团团长,1933年任新编第2军100师独立骑兵旅2团团长,1937年秋第82军100师副师长兼骑兵2旅旅长,1939年任第82军独立骑兵团团长,1940年100师副师长,1948年任第82军少将高参,1949年5月任青海兵团新编步兵军参谋长,同年9月在青海投诚,11月叛变,任新编第82军军长,1951年1月15日在青海化隆被击毙。
    
    韩进禄(1906--1951),回族,青海化隆人。1935年任青海省大通县民团团长,1937年任第82军100师骑兵团团长,1938年任第82军100师骑兵3旅旅长,1940年任青海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1945年任西宁市警察局局长,1946年任西宁市市长,1947年任第82军少将高参,同年任青海省第7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同德县县长,1949年8月任新编骑兵第6军3旅旅长,11月任新编第82军3旅旅长,组织叛乱,1950年被迫投诚,1951年10月在西宁被处决。
    
    谭呈祥(1906--1951),回族,青海化隆人。1945年2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34年任第100师300旅599团团长,在西北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7年秋任第82军特务团团长,1943年任第82军100师副师长,1944年任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82师100旅少将旅长,1948年9月任第82军100师师长,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宁投诚,11月参与组织叛乱,1950年被迫再次投诚,1951年5月25日在西宁被处决。

    孟全禄(1906--1983),回族,青海化隆人。1943年1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9师3旅1团营长,1936年10月任西北剿匪总部第5纵队第100师300旅600团团长,参加围剿红军,12月任新编第2军补充团团长,后任青海省保安团团长,1938年秋任暂编骑兵第1师3旅旅长,1940年任骑兵第8师副师长,1943年脱离军职,1949年5月任新编骑兵第6军少将副军长,9月在青海海曼投诚。1950年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青海省政协常委兼秘书长,1955年青海省民委副主任,1966年10月被捕入狱,1975年获释,1977年嗯青海政协常委,1979年予以平反,1983年5月14日在西宁病逝。
    
    
    
    周福财,回族,宁夏同心人。曾任宁夏省整编步兵暂九旅保安第2团上校团长,1948年底任宁夏省保安第2纵队司令,1949年夏任宁夏省保安第2师少将师长,隶属第128军,9月23日在银川投诚。
马国仁(1875-1914),字相臣,东乡族,甘肃广河县人。青年投军,出身行伍,清光绪年间在甘军董福祥部任简练军后旗马队管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其叔马福寿等随甘军入京,在廊坊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奋勇当先,以战功升任游击。辛亥革命爆发后,任马安良西军左营管带,奉命随固原提督张行志入陕西镇压起义,陕西长武县冉桥镇战役后,以功升西军指挥,甘肃独立后撤回甘肃,后转向拥护民主革命。民国三年(1914)以中将衔任陇南镇守使,驻守天水。同年夏,河南农民起义军白朗率众由陕入甘,兵锋直指天水。马国仁命其弟马国礼率部与县长张绍文等守城,自带警卫数十人出城巡视,在天水城外王家磨与白朗军相遇,马国仁杀白朗军数人,自己也中弹身亡。

    马忠孝,号顺卿,甘肃导河人, 东乡族。1912年12月加陆军少将衔,1913年12月授陆军少将。世系河州东乡伊斯兰教巴素池门宦教主,清末参加甘军,任武卫后军中路马队管带,分统,灵武营参将。辛亥之役由马福祥推荐统带忠义军4营。民国后帮统宁夏昭武巡防军,金织营参将,代理宁夏护军使,民国3年白狼之役,率兵救援因平民变,被甘肃都督张广建查办,畏罪投河自尽。

    马全良(1901--1965)1936年2月为陆军少将。东乡族,号俊如,甘肃和政人。1929年任第11军1旅旅长,1930年任第15路军72师师长,1933年任宁夏省政府保安处长,1036年6月任第11军步兵2旅少将旅长,1937年2月任第15路军独立第10旅旅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1军骑兵10旅旅长,1940年任第11军168师师长,1944年任第11军副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18师副师长,1947年冬任宁夏保安部队指挥官,1949年初任贺兰军中将军长,9月23日在宁夏中卫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参议,甘肃省畜牧厅厅长,甘肃省水利厅厅长,民革中央委员。
    
    马英才(1903--1958)东乡族,号育才,甘肃东乡县达板乡红庄村人。北洋陆军第5混成旅教导队毕业。1933年12月任第11军35师103旅旅长,1936年任第11军新编7师20旅旅长,在西北堵截红军,1937年2月任第15路军168师2旅旅长,抗战胜利后任第82军257师师长,1949年任贺兰军副军长兼257师师长,同年9月在宁夏投诚。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参议,甘肃省民委委员。
    
    马为良( --1940)1936年2月为陆军少将。字眉山,东乡族,东乡县风山乡池滩村人。行伍出身,原在马安良部下任过哨官,后转入马麟宁海军,由哨官积功至旅长。1928年河湟起义,他随西北军军长高树勋赴临夏镇压,施任临夏警备司令。1930年,将导河县回教教育促进会改为临夏教育促进会,公推马为良为会长。1937年,警备司令部裁撤,改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马为良改任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任保安司令。1939年冬,马为良动员300名子弟兵随师长马彪、旅长马秉忠奔赴抗日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1939年,甘肃省国民党部调统室行动队长张巨波,勾结土匪,在榆中马家寺抢劫了苏联运送援华军火的汽车队,并谣传是共产党所为。后因找不到证据,遂栽脏陷害,诬称是东乡县汪集村人干的,并电令马为良限期破案剿办。马为良随即任意捕获6个无辜百姓押送兰州,被甘肃省政府批准枪决,马为良记功一次,并奖法币500元,遂引起当地百姓不满,伺机除掉。1940年6月29日,马为良在汪集一清真寺做礼拜时,被害家属2人突然两面夹击,马为良遂被刺身亡。
    
    马学融,东乡族,甘肃临夏人。1937年秋任第82军100师1团团长,1949年6月任新编骑兵第6军2旅少将旅长,同年10月在青海投诚。
    
    马璘,甘州镇守使(即马占鳌时代东乡门宦教主马悟真的侄孙)。
韩有禄(1897-1992),(1924年3月授陆军少将。1926年4月授陆军中将。?)1943年任陆军骑兵中校。撒拉族,青海循化人。1918年入宁海军当兵.1937年10月任第82军骑兵1旅2团团长,1943年任第82军骑兵独立旅2团团长,1949年3月任第82军248师师长,9月8日在青海西宁率部投诚。1953年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青海省政协委员。

    韩起功(1898-1951) 1936年3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40年授陆军少将。撒拉族,字玉山,青海循化人。1929年西北军暂1师3团长,1930年青海暂1师3团长,1931年任新编第9师3旅旅长,1934年任新编第2军100师300旅旅长,1940年任第82军100师师长,1944年4月任青海省政府委员,1946年2月任青海省政府保安处处长,1948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5月任新编骑兵第6军中将军长,9月26日在甘肃张掖投诚。后因策动爆动,1951年3月26日在甘肃河州被处决。

    韩起禄(1902-1951),撒拉族,字受天,青海循化人。1936年3月授陆军上校。1931年甘肃骑一师一团长,1934年骑五师2旅长,1936年任新编第2军骑兵2旅少将旅长,参加围堵长征红军,1940年任骑兵第5军暂编骑兵1师师长,1948年任青海省建设厅水利局局长,青海省西宁市警察局局长,西宁市市长,1949年8月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新编步兵军2师少将师长,9月11日在青海永登投诚。1950年1月叛变,7月在青海被迫投诚。
    
    韩有文(1912-1998),撒拉族,原名热买赞,又名韩云卿,青海化隆人。1931年入马步芳部当兵,改名韩有文。1948年9月任陆军骑兵上校。1935年任第100师卫士队队长,1941年任青海省会警察局局长,1942年任青海省政府保安处少将副处长,1945年任暂编骑兵1师师长,1947年任整编骑兵第1师骑兵7旅旅长,1949年9月任整编骑兵第1师师长,9月25日在新疆迪化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少将师长,1952年新疆军区第三副参谋长,1965年农6师副师长,1980年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3年民革中央委员,1984年民革新疆区委主委。
    
    韩荣福(1902--1968),回族(撒拉族?),又名寿山,青海循化人。1945年4月任陆军炮兵中校,1948年9月任陆军炮兵上校。1932年暂骑1师炮兵团长,1934年新骑2师炮兵团长,1936年任骑兵第5师炮兵团长,在西北阻截长征红军.1943年任骑兵第5军副军长,1947年7月任整编骑兵第1师骑兵6旅少将旅长,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副师长,1956年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8师副师长。
    
    马培清(1889--1966)1947年授陆军少将。撒拉族,青海循化人。1932年12月任第35师骑兵团团长,1935年2月改任第35师骑兵支队司令,1938年5月任第35师104旅旅长,1947年11月任陆军少将,1949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宁参加起义。后任甘肃省民委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评论公约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